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春见闻)“中国布鞋之都”:一双布鞋“闯”世界

2025-01-21 14:53: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洛阳1月21日电 题:“中国布鞋之都”:一双布鞋“闯”世界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中国人过年一直热衷于穿新衣、新鞋。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中国布鞋之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探访发现,这里鞋企正在赶制订单,一双双成品鞋从流水线上产出,即将“走”向世界各地。

  “从2024年10月就开始忙,先是海外订单,现在临近春节忙着生产国内订单的春款鞋。”偃师区双龙制鞋厂负责人李志刚介绍,2024年其企业八成的产量出口至俄罗斯、韩国、印度等国家。

2024年12月20日,河南偃师,工人忙于生产绣花布鞋。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偃师是“中国布鞋之都”,经过60多年发展,这里汇聚600余家成品鞋生产企业,产业配套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布鞋、纺织面料鞋生产基地。

  黑鞋面、千层底,外观质朴,穿起来舒适是很多人对传统布鞋的记忆。如今,一双布鞋在偃师实现了“七十二变”,成为时尚、潮流单品,畅销海内外。

  “布鞋早已不是‘土气’的代名词。”偃师区鞋业协会秘书长张俊介绍,当下,布鞋仅鞋面就包括棉布、平绒、帆布、透气革、网面布、飞织布等多种材料,鞋底则采用橡胶、聚氨酯、复合大底等,既克服传统布鞋怕水忌湿的缺点,又保留柔软舒适的特性。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偃师布鞋早已“走”出百亿元(人民币,下同)大产业。2024年偃师生产各类鞋4亿双,产值达120亿元。

2024年12月20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制鞋企业研发的国风汉服鞋。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当下,国内外鞋业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创新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为当地不少制鞋人的集中发力点。

  近两年,汉服、新中式服装出圈走红,偃师制鞋厂家紧随市场变化推陈出新。

  偃师布鞋设计师马育文看准时机,结合历史文献,在款式、面料等方面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

  “90后”刘航鹰是当地一位“鞋二代”,根据市场需求“下菜”,创新产品很受市场青睐。他介绍,“现在大家很关注传统文化,未来几年,民族风布鞋、绣花布鞋依然有市场”。

  付孔勇是偃师一家鞋类工作室的高级设计师,他曾在宁波从事鞋类开发设计工作10余年。他认为,健康、舒适一直是布鞋的两大卖点。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愈加重视,偃师一些制鞋厂家在布鞋中添加艾草等中药成分、配置按摩鞋垫,依托自动化生产线,注重原创设计,运用新工艺、新材料,让布鞋更结实耐穿,销量可观。

  近年流行的勃肯鞋、德训鞋、老爹鞋以及经典帆布鞋等,同样在偃师被广泛生产,且注重布料、颜色、款式的搭配与变化,兼具时尚与美观大方。

  “海外地区对布鞋的需求不尽相同。”李志刚介绍,譬如,欧洲、非洲的消费者更青睐颜色鲜亮的布鞋,东亚地区则喜欢低调、简约的布鞋。

  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过硬的制鞋品质,外贸订单已成为偃师鞋产业的重要增长极。2023年偃师出口布鞋超1.6亿双,约占年总产量的40%,畅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欧洲、非洲、南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

  • 相关阅读
  • 粤港澳13.6万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

      中新社广州1月21日电 (记者 许青青)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在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末,粤港澳三地共有13.6万位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  据介绍,202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牵头...

    时间:01-21
  • 聚焦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淘宝天猫集中公布12项惠商举措

      1月20日,淘宝天猫集中公布2025年12项惠商举措,以降低商家成本负担,帮助商家创造生意增量,全面提升商家营商环境。  围绕优化平台规则、强化惠商政策、深化诚信体系三大方面,淘宝天猫提供多样举措,保护商家权益、治理...

    时间:01-21
  • 因地制宜 深化协作 创新驱动——从地方两会看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扎实推进……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区域协调发展新成效的同时,还围绕发挥各自区位优...

    时间:01-21
  • 加速产业焕新,地方两会“瞄准”新质生产力

    梳理近期发布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各地正加快绘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透露了哪些化债思路?

    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同时提出了关于平台公司转型的路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积极稳妥盘活财政性资产,减存量、遏增量债务,争取早日“脱红摘...

    时间:01-21
  • 潮玩背后的“无用之用”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智杰  发于2025.1.20总第117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会疑惑:为何这么多成年人愿意买盲盒?  采访泡泡玛特CEO王宁之前,我在一本记录他创业历程的书中看到一处细节:在法国街...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关于深化改革有哪些亮点?

    地方两会一直是观察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1月1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湖北省代省长李殿勋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重点工作...

    时间:01-21
  • 围绕金融改革做文章 多地两会划重点

    近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对2025年金融改革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为不少...

    时间:01-21
  • 促银发经济发展 各地将如何发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记者了解到,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