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川渝交通不断提速增效:从想象变成日常

2025-01-21 13:0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重庆1月21日电 (张旭 王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朝“诗仙”李白定想象不出如今川渝之间的“通畅”。五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川渝间交通更加便捷、多样,坐高铁如乘公交、“打飞的”等,已成民众日常。

  “川渝间,高速公路出行客货两旺。”重庆成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吴宏近日告诉中新社记者,素有“西南第一路”之称的成渝高速公路,高峰时期,日均通行量(双向)达17.04万辆次。2024年,成渝高速公路启动改扩建,改造完成后,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条八车道高速公路。

  自驾出行的游客、运载原料及产品的货车、走亲访友的市民……吴宏说,这些年,她在成渝高速公路见证了两地的密切往来,该路也因此成为两地串联产业、发展经济的“黄金纽带”。客流、货流亦带来了高速公路服务区业务的红火。在荣昌服务区,一些当年走街串巷售卖的卤鹅经营者入驻后,竟逐渐成长为区域知名品牌。

2024年12月24日,旅客在重庆西站与开往成都东的G8608次复兴号动车组合影留念。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成渝高速公路,是两地织密“高速网”的缩影。五年来,川渝交通一体化成效凸显,建成了四川开江至重庆梁平高速公路,川渝高速公路通道达16条。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们还将建成四川资中至重庆铜梁、四川南充至重庆潼南高速公路,打造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集群。”

  五年来,川渝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成渝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建成通车,实现成渝最快一小时通达,成渝至内江等节点城市半小时通达,成渝之间9分钟开行一列高铁。

  “我没想到,川渝间坐高铁,真的会像坐公交一样。”重庆人黄培德供职于一家外资企业,主要负责西南区域业务。他称,早年到成都求学,坐火车要“熬通宵”。工作后,见证了两地铁路出行时间不断缩短,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4年9月,渝昆高铁川渝段通车,更是将四川泸州至重庆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至26分钟,较此前“绕道”成渝高铁、成贵高铁的运行时间大幅压缩。

  “这条高铁通车后,我从泸州去重庆太方便了。”在泸州生活的土耳其人阿布是一名短视频博主,他告诉记者,自己因工作原因常在泸州和重庆间往返,以前汽车需2个多小时,如今高铁只需半小时,渝昆高铁已成为他的“出行首选”。

  2024年底,川渝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首航,并开启常态化运营。自此,川渝间不再只有高铁、高速公路连接,还有更快捷舒适的低空飞行可供选择。“打飞的”游川渝,亦正在成为两地的出行、消费新场景。

  负责该航线运营的华夏飞滴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航线开通以来,乘客群体较广泛,涵盖了各年龄段和各职业人群。

2024年12月27日,首批连通川渝的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正式开通,首航飞机从重庆梁平机场起飞前往达州金垭机场。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商务人士占比较高,他们因工作需要频繁往来川渝两地,该航线能帮其节约出行时间,提升商务活动效率。”该负责人介绍说,“打飞的”上班,已经从想象的场景,变成一些人的日常。

  此外,旅游者、探亲访友者、低空飞行爱好者等,亦成为该航线的常客。四川人张豪豪说,他是一名飞友,热爱飞行本身的同时,也喜欢通过空中视角领略川渝美景。通用航空飞行员“尤尤”(网名)说,她喜欢“说走就走的飞行”,会为了吃到一顿地道火锅、麻辣兔头而随时出发,满足味蕾的同时,情绪价值也得到实现。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李淑庆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多方式综合立体交通系统使巴蜀大地连接得越来越紧密,成渝地区实现真正的“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助推川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 相关阅读
  • 因地制宜 深化协作 创新驱动——从地方两会看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扎实推进……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区域协调发展新成效的同时,还围绕发挥各自区位优...

    时间:01-21
  • 加速产业焕新,地方两会“瞄准”新质生产力

    梳理近期发布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各地正加快绘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透露了哪些化债思路?

    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同时提出了关于平台公司转型的路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积极稳妥盘活财政性资产,减存量、遏增量债务,争取早日“脱红摘...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关于深化改革有哪些亮点?

    地方两会一直是观察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1月1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湖北省代省长李殿勋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重点工作...

    时间:01-21
  • 围绕金融改革做文章 多地两会划重点

    近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对2025年金融改革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为不少...

    时间:01-21
  • 促银发经济发展 各地将如何发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记者了解到,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透露三大发展主线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发现,除了确定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外,地方将工作重点聚焦扩大内需、发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三大发展主线。多省份公布经济增长目标从湖南、...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敲定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地方两会近期密集召开,谋定2025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敲定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2025年,多数地方预期经济增长目标为5%或5.5%左右。细细观察今年各地政府的政策着力点,“扩内需”...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启幕 透露哪些重磅信息?

    近日,全国多地陆续进入省级两会时间。作为观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各地两会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又将如何规划新一年的发展路线图?关键词一:提振消费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