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透露三大发展主线

2025-01-21 13:07: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发现,除了确定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外,地方将工作重点聚焦扩大内需、发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三大发展主线。

多省份公布经济增长目标

从湖南、广东、河北、福建、广西、黑龙江等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多个省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都不低于5%。

福建提出,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5.0%至5.5%,根据实际情况争取更好的结果。“越是经济调整的时期,越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最佳时机。相比速度,我们更看重经济结构是否更合理,创新驱动是否更强劲,城乡区域是否更协调,绿色底色是否更厚重,百姓生活是否更幸福。”福建省省长赵龙表示。

2024年,预计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们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表示,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5%左右。

吉林全力拼经济稳增长,预期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吉林省省长胡玉亭表示,这些目标的确定,既衔接“十四五”规划收官,又符合吉林发展实际,体现了更加积极有为,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

多措并举扩大内需

各省份围绕扩大消费纷纷出招,在增强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

河北表示,在大力提振消费方面,要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促进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

“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也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吉林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品牌消费、健康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引进培育100个首店;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湖北明确,要千方百计促进消费需求。顺应服务消费快速增长趋势,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投资在扩内需、稳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多地制定2025年投资计划,持续发力重大项目建设。

比如,湖北扎实开展投资提质年活动,更加注重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6万个,投资增长7%左右。广西将在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200个以上,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

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多省份明确今年要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其中,未来产业正成为各地拼经济谋长远的重点,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先进算力等重点产业。

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浙江的重点工作之一。壮大新兴产业方面,浙江将“一业一策”支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5%。聚焦未来产业,浙江将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北京计划在2025年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目前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正在研究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年度工作重点,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透露:“2024年我们已经在打造标杆示范应用场景,2025年会进一步推进到更多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各地的发力方向。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建议,应持续加强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按照每年不低于20%的增速(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预计14%),逐年加大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资金投入,力争到2030年全省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不低于10%的全国平均水平。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各地部署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释放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河南提出,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纠正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妨碍要素平等获取等不公平做法,破除隐性壁垒,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广东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同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深化广州、深圳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持续优化粤东粤西粤北营商环境。

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方面,多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措施。广东将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机制;浙江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河南提出加快推进跨部门监管,着力纠治小错重罚、多头处罚,让各类经营主体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 相关阅读
  • 因地制宜 深化协作 创新驱动——从地方两会看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扎实推进……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区域协调发展新成效的同时,还围绕发挥各自区位优...

    时间:01-21
  • 加速产业焕新,地方两会“瞄准”新质生产力

    梳理近期发布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各地正加快绘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透露了哪些化债思路?

    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同时提出了关于平台公司转型的路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积极稳妥盘活财政性资产,减存量、遏增量债务,争取早日“脱红摘...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关于深化改革有哪些亮点?

    地方两会一直是观察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1月1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湖北省代省长李殿勋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重点工作...

    时间:01-21
  • 围绕金融改革做文章 多地两会划重点

    近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对2025年金融改革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为不少...

    时间:01-21
  • 促银发经济发展 各地将如何发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记者了解到,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提振消费“各展所长”

    中国网财经1月18日讯 (记者李春晖)1月中旬以来,北京、天津、河北、福建、广西、黑龙江、浙江、湖南、海南、吉林、内蒙古、广东、上海、湖北、江西等十多个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公布了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01-21
  • 《2023—202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

    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近日,《2023—202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在赛迪大厦学术报告厅发布。《蓝皮书》全套一共14册,围绕装备工业、中小企业、工业节能减排、安全应急产业、原材...

    时间:01-21
  •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中新网1月21日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1日举行2024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介绍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实施之后,有哪些新...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