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川渝共耕“试验田” 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2025-01-24 14:25: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1月24日电 题:川渝共耕“试验田” 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作者 杨梦逸 单鹏

  走进重庆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白墙青瓦的民居。一路向西,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四川内江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由于没有明显的界线,两个村落宛如一体。这里也是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示范园区(简称“双昌”园区)的核心区域。

图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示范园区。 杨梦逸 摄

  蜀水绕巴山,川渝两地农业资源丰富,各有优势。如何让两地农业资源融合,优势互补?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在川渝毗邻地区规划建设3个跨省农业合作园区,“双昌”园区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3月,“双昌”园区正式启动建设。该园区规划面积19.6万亩,涉及重庆荣昌区、四川内江隆昌市两地“七镇一街道”。近四年来,两地在智慧猪场、稻渔工程、玉米种业、道路交通、高标准农田、农旅融合、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三合村党委书记王东介绍,“双昌”园区按照坡上猪场油茶(茶叶)种养循环、水田稻渔综合种养、旱地高粱油菜轮作的发展思路进行产业布局,实行“生产+科技+加工+服务”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优势互补、产业协同、资源共享、政策叠加、合作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

  生猪产业与稻渔、稻虾产业分别是重庆荣昌和四川隆昌优势产业。两地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就主要得益于“双昌”园区利用两地优势,统一主导产业,实现共同发展。

  荣昌和隆昌在两地交界处共建“双昌”示范猪场,探索出了“国有资本+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我们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盘活利用农村资源,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民收益,实现共赢。”普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强说,两地还大力发展稻渔、稻虾生态立体种养,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及繁育、推广、开发等合作。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数据显示,2024年“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成荣昌·隆昌、大足·安岳、梁平·开江3个合作园区,落地项目247个,园区农业总产值58.41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较2021年增长51%。

  在毗邻地区跨省农业合作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川渝两省市全域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对重庆、四川其他地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图为当地民众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播种重庆的蚕豆品种。 松潘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供图

  不久前,一种在重庆培育的“巨无霸”蚕豆品种,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结出鲜蚕豆荚,最长有30多厘米。“2023年,松潘县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开展初步合作,将优秀的蚕豆品种从重庆引入松潘培育。由于松潘充足的阳光、降水以及肥沃的土地,蚕豆产量非常理想。”松潘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技术管理负责人罗顺清介绍,在松潘,有的品种的鲜豆荚亩产可超过2500斤,去年已有部分松潘产的蚕豆成功打入上海等地的市场,今年该公司计划与重庆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近年来,为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川渝两地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深入合作,共同打造中国西部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小小的蚕豆,正是两地农业合作的生动写照。

  “目前,已在松潘试验种植的食赏两用豆新品种达上百个,选育适宜蚕豆、豌豆品种10余个,种植规模达1000余亩。”罗顺清说,松潘的蚕豆粒形饱满、口感香糯,种子采收后,几乎“无缝衔接”送到重庆巫山、涪陵、永川等地播种,让农业科技成果惠及两地民众。(完)

  • 相关阅读
  • 春节前机票价格再跳水,业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环比小幅下滑

      2025年春节前夕再现机票跳水,部分航线跌至百元。  “没想到晚回家赶上了节前机票跳水,捡漏了!”在北京工作的李萌计划不请假,大年三十再回合肥老家,查询发现除夕机票比1月25日(大年二十六)便宜了1100元,“只花了400块...

    时间:01-25
  • 做好“加减法”、两个“没有变” 外企投资中国有了更多“定心丸”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总额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预计将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在1月23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积极扩大进口是...

    时间:01-24
  • 美国对华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结构优化

      央视网消息: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中美两大经济体不仅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高新技术、智能制造、医药、农业等多个领域高度互补,利益深度融合。  专家表示,最近十年,美国对华投资的规模持续扩大。...

    时间:01-24
  •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美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央视网消息: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高度互补。中国制造业不断升级,不仅向着高端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更已成为全球产供链上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随着多项利好政策出台,在华美国企业亲身感受到中...

    时间:01-24
  • 大市场看中国年 | 逛百年大集 寻乡愁记忆

      央广网天津1月24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韩雨晨 实习记者李骏宇)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街道上,天津芦台大集在“人声”中苏醒,用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迎接新年的到来。  芦台大集距今已有约350年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

    时间:01-24
  • 广东启动全国规模最大的车网互动灵活响应活动

      中新网广州1月24日电 (王华 沈甸)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24日消息,广东电网会同深圳供电局组织了首次全省范围的车网互动灵活响应活动。  据了解,这次活动主要面向10千伏及以上且完成需求响应注册的商业运营充换电...

    时间:01-24
  • 从趁早买齐到随时随地 百姓“购物车”折射新春消费变迁

      央视网消息: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货也成为大家衡量“年味”浓度的重要标准。时代变迁,消费形势也随着大家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从成长于物资相对匮乏年代的“60后”到生活条件逐渐好转的“80后”,再到成长于互...

    时间:01-24
  • 尺素金声丨这张中长期资金入市“施工图”,突破点在哪?

      近日,资本市场迎来一则重磅消息。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消息一出,引发市...

    时间:01-24
  • 新春走基层丨遭受重创→焕发生机 来看养马甸子乡香菇宝宝的重生日记

      去年夏天,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遭遇极端降雨,引发严重洪灾,房屋受损、农田被毁,群众生活受到巨大冲击。今年春节前夕,新春走基层记者走进受灾严重的养马甸子乡,实地探访灾后重建恢复得如何。  下午三点,是一天中阳光最...

    时间:01-24
  • 上海外资经济规模最大的静安区:将持续引进更高能级全球企业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静安区外资经济的规模和占比连续多年位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钟晓咏24日对记者表示,静安区持续引进一批更高能级的全球企业、培育一批更具原始创新能力的本土企...

    时间:0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