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返乡探“新” | 从“有得吃”到“吃得好” 一份飞机餐的45年之变

2025-01-27 16:0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7日电(记者 张尼)“您要鸡肉还是牛肉?”春运返乡高峰到来,不少乘飞机出行的旅客又听到这句熟悉的提问。

  飞机餐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当下,很多人可能对它已经不屑一顾,但离了它也真的不行。从1980年中国第一份航空餐推出到现在,40余年间,从最简单的面包,到花样繁多的快餐、小吃,空中服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北京航食在八十年代配备的航空餐食 (供图)

  从“面包+茶水”起步的飞机餐

  由于中国民航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航空餐食这一概念。早期国内的“飞机餐”就是一块面包和一杯茶水,食物是冷的,空姐还提着开水壶走来走去给旅客冲茶,“飞机餐”只是为了让旅客“垫一垫肚子”。

  直到1980年5月,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中翼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开始一体化运行)成立,开始正式为航班提供餐食,这也标志着中国航空食品业的起步与飞速发展。

  从90年代就进入民航领域工作的陈卫彬,如今是中翼航空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分管配餐服务工作。近30年间,这位老民航人见证了中国航空餐食的变迁。

  据她回忆,在物资相对匮乏的90年代,坐飞机对于中国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国内航空公司能提供的餐食种类远不及现在丰富,但是因为稀缺性,当时很多乘客还把航班上发放的小零食当作“宝贝”带回去给孩子分享。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被誉为“001号合资企业”的北京航食快速成长,如今已经成为为40多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降的中外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日配餐量峰值超过12万份的企业,飞机餐也“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万米高空的航班上为旅客提供餐食是一个“技术活儿”。飞机餐要保证食品安全,不能有骨头和刺,由于是用烤炉加热,还要考虑食材二次加热后口味的还原度,因此在食材选择、搭配上都有讲究,比如蔬菜多选用根茎类、无异味的,鸡肉要剔骨的,等等。

  当时间来到2025年,航食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我们的菜单种类丰富程度和菜单更换频次,都已经对标甚至超过了国外的很多航空公司。”陈卫彬说。

  以国航为例,国内快线已经做到了每个月换一次菜单,国际航线每2到3个月换一次菜单。此外,通过分析几亿条旅客评价大数据资料,可以更高效地明确旅客需求与喜好。大到旅客对区域配餐的个性化偏好,小到一个普通舱塑料水杯的需求量和饮料配给量的变量关系,都要经过统计分析。为了让航食增色添香,近期“云飨轻食”、一“碟航”味泡菜、黄酒、鱼子酱等特色餐食产品以及节日特色餐食陆续推出,这些花样繁多的飞机餐,在过去都是很难想象的。

资料图:旅客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排队办理值机手续。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从“有得吃”到“吃得好”

  根据中国民航局此前公布的数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超过7.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伴随旅客数量大幅增加,旅客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国际航线要吃饱、吃好,国内快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旅客提供好的用餐体验,哪一项服务都不容易。

  “如今物质丰富了,大家对飞机餐的期待也更高了,已经从‘有得吃’到‘吃得好’转变,这也倒逼企业要不断提升服务。”陈卫彬说。

  例如,北京飞洛杉矶晚上10点的航班,很多客人上了飞机不需要吃饭,但还有很多旅客是从温州、福州等城市到北京中转坐上这个航班去美国,他们在候机楼等待长达数小时,就等着上了飞机乘务员的开餐,所以就要充分兼顾到不同旅客的需求。

  除了用餐时间要考虑,口味上也要有所调整。因为人上了飞机以后,味蕾就没有地面上敏感,考虑到这点,公司就要通过飞机餐内配榨菜、辣酱等方法帮助旅客调节口味。

种类繁多的飞机餐(供图)

  “为了提高旅客的满意度,公司每个月都对各个航线的餐食做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评分结果及时调整配餐。对于国际旅客来说,餐食选择什么样的菜系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味道’也至关重要。”陈卫彬告诉记者。

  这几天,2025年的春运客流高峰到来。根据官方数据,今年春运,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将突破9000万人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航食人和所有民航人一样,也投入到工作最为忙碌的阶段。和往年一样,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大家在旅途中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完)

  • 相关阅读
  • 浙江台州大麦屿港——台湾基隆海上货运航线正式恢复

      中新网台州1月28日电(傅飞扬)1月28日,正值除夕。随着一阵船笛鸣响,来自台湾基隆港的中国香港籍“中远之星”轮缓缓靠泊浙江台州玉环大麦屿对台直航码头,标志着台州大麦屿港——台湾基隆的海上货运航线正式恢复。“中...

    时间:01-28
  • DeepSeek再发新模型

      中新网1月2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 1月28日凌晨,人工智能社区Hugging Face显示,DeepSeek发布了开源多模态AI模型Janus-Pro。据介绍,Janus-Pro是Janus的高级版本,其拥有优化的训练策略,扩展的训练数据以及更大的模...

    时间:01-28
  • (新春走基层)春节“不打烊” 浙江建设一线奋战新年“开门红”

      中新网杭州1月28日电(奚金燕 金初)春节,是乡愁与团聚的代名词,但在万家灯火背后,也有很多默默付出的人。值此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在浙江建设一线,一批建筑人奋战坚守在项目一线,争分夺秒抢工期,开足马力抓生产,用责任与担...

    时间:01-28
  • 武夷山机场1月28日起恢复开放

      中新网南平1月28日电(记者 张丽君)27日下午,武夷山机场微信公号发布消息:  武夷山机场自2024年11月1日停航,经过两个多月的攻坚,已经完成所有维修改造项目,并通过行业管理部门开放前检查和批复,同意于2025年1月28日恢...

    时间:01-28
  • AI遇见非遗,蛇年春节蔚县剪纸在京东上新了

      今年春节是中国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年关将至,在京东APP上,春联、窗花、红包等一系列年货搜索量激增,京东数据显示,近两周,“蛇年”关联搜索环比增长超100%,随着90、00成为春节“主理人”,新奇、好玩、有趣的节庆周边...

    时间:01-28
  • 竟有商品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年货节促销活动应当明明白白

      优惠规则不清晰 一些商品以次充好缺斤少两  年货节促销活动应当明明白白   本报记者 孙天骄  “辛辛苦苦凑满减,结果还不如直接买价格划算。”近日,山东青岛的李女士在某电商平台年货节期间,精心挑选了多件心...

    时间:01-28
  • 家政服务进入“爆单模式” 春节临近你找到靠谱保姆了吗

      家政服务进入“过年爆单模式” 价格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春节临近,你找到靠谱保姆了吗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 本报实习生 冯越  “年前找替班保姆太难了!”居住在上海浦东的...

    时间:01-28
  • 2024年中国消费品新增总量达近5年最高值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消费品2163.9万种,同比增长14.1%,涉及企业32.3万家;消费品年度新增总量自2020年以来首次超过2000万,达到近5年最高值。这反映...

    时间:01-27
  • 2024年中国民企投资信心明显回暖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7日发布消息称,其2024年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643件,其中无条件批准623件。总体看,中国国内投资并购市场稳中有增,民企投资信心明显回暖,水电燃气、金融等行业交易...

    时间:01-27
  • 大市场看中国年丨广西:“年味”管够 “砂糖橘自由”升腾新年氛围

      编者按:春节赶集忙!全国各地特色年货市场和新春市集纷纷开启,人头攒动、烟火升腾,形成一幅幅欢乐祥和的“年俗画”。供销两旺中,既有节日浓浓的氛围,也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央广网推出系列报道《大...

    时间:0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