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专访林毅夫:2025年中国经济料好于去年

2025-02-16 13:38:36

来源:三里河

  中国经济又临关键时刻。

  一方面,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站上130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台阶,人均GDP同步提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持续,中国经济大船需要顶风破浪前行。

  2025年中国经济怎么走?未来中国经济靠什么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三里河专访了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

  “今年中国经济或好于2024年”

  林毅夫指出,2025年中国经济状况总体来说会比2024年好。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个明显特征——“前高、中低、后扬”。“后扬”是在去年9月份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后,经济出现明显复苏。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去年9月份以来宣布的政策措施落实好。“2025年中国经济会处于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后扬’的延续阶段,经济继续复苏。相信今年的经济状况总体来讲会比2024年好。”

  他也坦言,中国面临外部挑战和内部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但总的来说,中国经济机遇多于挑战,“只要能够把机遇充分发挥出来,相信2025年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经济复苏速度”。

  “宏观政策是短期、阶段性的”

  一些人认为,近期宏观政策的调整意味着长期的政策转向。但林毅夫指出,宏观政策,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主要是针对经济周期波动,是短期的、阶段性的。

  从长期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不断释放,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带来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主要基础。他认为,抓住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机遇,同时在传统产业上,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产业的高端化、高效化、高质化,这些才是长期的。未来,中国的发展主要还是靠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并帮助其克服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瓶颈障碍。

  “中国有潜力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林毅夫表示,以2024年数据来看,按照全年平均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DP已达13445美元,而目前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门槛是14005美元,中国与之仅相差4%。若中国今年实现5%或更高的经济增长,就应该能够跨过这个门槛。

  他解释,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按照市场汇率计算的。市场汇率变化长期看生产力水平提升情况。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提高速度是快于发达国家的。

  但同时,它又受到美元尤其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近两年美元升值带动人民币相应贬值。2022年时,约为1美元兑6.7元人民币;现在大约为1美元兑7.2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7%左右。“如果没有这7%左右的贬值,实际上,中国已经跨过了高收入国家门槛。”

  林毅夫表示,除市场汇率外,还有另一个指标,就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规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时,中国GDP就已经超过美国,而且此后每年都在拉开和美国的差距。2023年,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规模已是美国的1.24倍。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可以保持比美国更高的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速度会比美国更快,我们迈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指日可待,这是可以有信心的。”林毅夫说。

  “地方的问题要对症下药”

  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走的是渐进双轨制改革之路。但推行逆周期财政政策时,实际主要是由地方政府经投资平台举债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没有真正复苏,发达国家长期增长率在3%至3.5%之间,全球贸易增长速度放缓,对中国出口形成冲击。为应对外部冲击,中国持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都要地方政府配套,成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林毅夫表示,解决问题需要改革。逆周期措施的资金来源,主要应该来自于中央财政。针对当前的情形,中央也做了不少改革,比如由中央政府发专项债,由中央政府代替地方政府发债等。地方政府债务减轻,就能够发挥更多作用。

  (“三里河”工作室)

  • 相关阅读
  • 会展业规模大规格高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本报记者 孟珂会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展示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春节刚过,各地一系列会展活动陆续拉开帷幕,展现出“开门红”的势...

    时间:02-17
  • 紧抓特色放大优势 多地加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本报记者 韩昱招商引资作为地方提振经济的关键抓手之一,能够为地方发展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近期,多地加大力度推进相关工作,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2...

    时间:02-17
  • 债券市场严监管持续 3家券商同日收罚单

    本报记者 吴晓璐2月14日,证监会对3家券商债券类业务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其中1家被出具警示函,2家被责令改正。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债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债券发行人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罚单数量增加。据同花顺iFin...

    时间:02-17
  • 多地部署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

    本报记者 寇佳丽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亦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近日,山东省、河北省、甘肃省等多地相继召开会议,围绕新型工业化积极部署工作。例如,甘肃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全省新型工业化现场推进会...

    时间:02-17
  • 央行本月或将继续缩量续作MLF

    本报记者 刘琪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9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1.5%不变。鉴于当日有229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

    时间:02-17
  • 慧眼观楼市 | 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持续推进

    本报记者 张芗逸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在去库存、稳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开年以来,多地明确表态将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同时,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对于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的支持政策也在各地陆续落地...

    时间:02-17
  • 国外影评人:《哪吒2》对武打场面渲染如《功夫熊猫》一样优美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记者 吴家驹)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爆火,并走向海外。  记者17日查看国际知名影评网站“烂番茄”发现,有来自Deadline Hollywood Daily的专业影评人对《哪吒2》进行了评价。该影...

    时间:02-17
  • 华尔街顶级投行:万亿资金或买中国股票

      中新网2月17日电(宫宏宇)随着DeepSeek激发市场对中国创新能力的乐观情绪,华尔街投行持续看好中国股市,国际资金正加速购买中国股票。  高盛再上调中国股票目标点位  综合外媒17日报道,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

    时间:02-17
  • 2024年广西锂电池等产品出口老挝超5亿元

      【东盟专线】2024年广西锂电池等产品出口老挝超5亿元  中新社南宁2月17日电 (韦佳秀 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17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广西与老挝的经贸合作稳步发展。广西的锂离子蓄电池、用于载人的机动车、...

    时间:02-17
  • Ulike发布超级脱毛技术 或将实现永久脱毛

      2月17日, Ulike召开发布会,发布了3款重磅产品:专为追求脱毛极致体验的院线冰点脱毛用户打造的“2025全新一代脱毛仪Ulike Pro 10”,针对年轻人、大学生群体的“2025全新系列脱毛仪Ulike ME”,以及满足白领、上班族需求...

    时间:0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