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就稀土开采等公开征求意见 有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21 16:20: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刘钊

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就《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上海有色网稀土分析师杨佳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总量调控管理办法》的推动下,企业会面临更严苛的生产指标,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信息追溯管理办法》也促使企业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鼓励内部建立稀土追溯系统。这一举措将推动整个稀土行业在管理模式和技术应用上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

稀土凭借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新兴产业、绿色能源等众多领域,且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为稀土应用提供了新的空间。去年10月1日,稀土行业首部法规《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管理条例》明确,国家根据稀土资源储量和种类差异、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市场需求等因素,对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并优化动态管理。

《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和《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是对《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对于稀土矿产品的定义,《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指出,稀土矿产品包括“国内采选所得的稀土矿产品、境外进口的稀土矿产品、独居石精矿等通过其他含稀土矿物副产所得的稀土矿产品,以及其他各类稀土矿产品等”。

此外,《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或将进一步对行业内存在的体系外且不合规供给进行取缔。《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指出,“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应当是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及所属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目前,国家推动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为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稀土集团”)和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明确,除上述企业外,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获得稀土指标。未获得稀土指标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开展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生产活动。

在杨佳文看来,此举旨在保护稀土资源,防止过度和非法开采,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并促进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前,由于监管不足,一些企业无序开采稀土,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通过引入总量调控措施,可以合理规划资源开采量,确保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为未来发展保留足够的资源储备。

在信息安全部分,《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指出,稀土企业应当建立稀土产品流向记录制度,配备实施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的必要设备设施及人员等条件,如实记录稀土产品流向信息,并于每月10日前将基础性指标数据录入稀土追溯系统,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杨佳文进一步表示,此举不仅提高了稀土产品流通环节的透明度,还能在非法产品进入市场时迅速追溯其源头,从而有效打击非法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减少投机炒作,稳定稀土产品价格,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国金证券金属材料首席分析师李超分析认为,《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落地拉开稀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序幕,后续或伴随系列政策和行业整合,在全球地缘政治环境波动的背景下稀土的战略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基本面亦处于底部回升阶段,稀土集团和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磁材标的有望显著受益。

作为目前兼顾性能和成本的优秀磁体,稀土永磁为人形机器人磁组件和低空飞行器用磁材的不二选项,产业链导入红利有望逐步体现。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正以超线性的速度突破临界点,高性能钕铁硼作为机器人用电机的关键材料,未来有望充分受益。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通过总量管理和追溯体系有助于保障战略资源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假扮专家明星、秒变各种身份 “智能体”会改变生活吗?

      “自称”业内人士、假扮专家明星、秒变各种身份——  “智能体”会改变生活吗?  “您有法律问题,我来帮您解决”“心理学专家,回应你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伴随大模型飞速发展,面向个人用户的相关App(应用)也愈...

    时间:02-21
  • 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站前工程完成70%

      中新网重庆2月21日电 (张旭)记者21日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目前,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全线站前工程已完成70%。图为成渝中线高铁建设现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成渝中线高铁是中国“八纵...

    时间:02-21
  • IEC TC110专家:激光电视健康护眼、绿色节能

      2月17日至2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技术委员会(IEC TC110)国际标准会议在青岛召开,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全球120多位专家学者和技术代表参与。本次IEC TC110大会上,激光显示技术凭借健康护眼、节能环保、...

    时间:02-21
  • 我国实现全球首次地下万米油气资源探测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天(2月20日),我国深地工程获得重大突破,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完成钻井任务,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地下万米的油气资源,为深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向万米挺进...

    时间:02-21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娄山关下新农人 “植物工厂”开创新赛道

      报效祖国,建功西部。今天来认识一位贵州遵义娄山关下的“新农人”徐纬。他原本是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工作稳定且待遇优厚,因为对农业的热爱,2017年,作为高层次人才从浙江被引进到贵州遵义,从此扎根西部,在娄山关下当起了...

    时间:02-21
  • 春管向“新”而行 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徐徐展开

      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回升,全国多地陆续进入春耕春管时节。田间地头到处是一副繁忙的景象。这两天,山东济宁邹城市的50余万亩小麦进入返青期,当地抢抓农时,利用智慧喷灌设备精准灌溉,全力做好春灌工作。  在邹城市石墙...

    时间:02-21
  • 人勤春来早 开工干劲足丨长三角首个“华龙一号”项目进入并网发电冲刺阶段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目前,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数量已达33台,包括国内30台,国外3台,这也是全球在运和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一种核电堆型。新春伊始,“华龙一号”的建设者们都在忙什么?  当记...

    时间:02-21
  • 数据“多跑路”商家“少跑腿” 创新服务“换”出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在2月20日下午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2025年以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

    时间:02-21
  • 人形机器人上台阶这么稳,是因为有个“肚脐眼”吗?

      人形机器人“天工”,是由工信部和北京市共同支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设计研发的。  “天工”是纯电驱拟人奔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它可以稳定行走、奔跑、翻越障碍等,我们看到的“天工”,不仅是一个人形机器人,...

    时间:0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