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人勤春来早 开工干劲足丨长三角首个“华龙一号”项目进入并网发电冲刺阶段

2025-02-21 15:29:5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目前,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数量已达33台,包括国内30台,国外3台,这也是全球在运和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一种核电堆型。新春伊始,“华龙一号”的建设者们都在忙什么?

  当记者来到浙江苍南三澳核电基地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这是长三角地区首个“华龙一号”项目,2020年12月31日,三澳核电一期工程正式开工。目前,项目已经进入到并网发电前最后的准备阶段。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三澳核电项目二号机组的穹顶距离地面接近60米,目前工程整个的进展是,一号机组在3月底进行设备的联调联试,按照计划在今年年底将实现并网发电,二号机组目前在进行设备安装。此外还有三号机组和四号机组也都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奋战在项目一线,来全力推进项目的工程进展。

  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仪控部经理 熊威:这块大屏是我们三澳基地的综合指挥中心,也是我们的智慧工地系统,在这个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整体项目的建设情况。目前现场作业人数已经达到2万人,进入厂区的,在屏幕上可以看到是有11579人。

  熊威是三澳核电项目仪器控制的负责人,为了让我们对“华龙一号”的建设有更直观的了解,他带领我们进入了正在建设中的一号机组的核岛内部。

  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仪控部经理 熊威:现在是建设安装阶段,所以它的口开得比较多,等后续项目到收尾阶段,会把所有的口全封起来,只预留一个出口,再进入的话就全部换连体服了。

  穿行在人来人往的核岛内部,每个岗位都有人在忙活着,他们都是来自核电建设单位的建设者,很多人都是从这个项目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建设者:心中还是有成就感的,在这个核电建设领域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建设者:到这个项目已经三年了。看着自己每一个项目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下面一点点从无到有。这是自己经历的第三个项目,感觉自己又为国家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核岛中央,水池已经完成注水,正在进行测试,未来,核反应堆就将安装在这个水池中。

  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仪控部经理 熊威:这个区域就是整个核岛厂房最核心的区域,我们一般叫反应堆水池。这里面的液体是含硼酸的溶液,所以呈现的效果是非常漂亮,非常梦幻的。现在因为是整体的系统调试阶段,这个阶段把水先充上,检查整个水池的泄漏情况,主要是对前期的密封效果进行检验。

  熊威告诉记者,三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总投资约1200亿元。6台机组全部商运后,每年将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区域提供清洁能源超540亿千瓦时,减少标煤消耗160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00余万吨,相当于造林11万公顷。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

  带动效应惠及广泛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华龙一号”被誉为“国之重器”“国家名片”,以其安全性和高效性,正在为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动力。

  不仅如此,这一“国之重器”还显著拉动了地方经济,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在福建漳州,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中核集团漳州核电基地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这里也是我国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规划建设6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720万千瓦,目前2号机组正在调试。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调试管理处处长 刘华刚: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是2号机组热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我们热试结束之后还会进行2号机组首次核燃料的装载。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俊明:漳州核电6台机组建成以后,每年的发电量会达到600亿度。我们按照目前的测算,如果说6台机组每年能满发的话,每年能提供的税收可以达到30亿左右。这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提供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华龙一号”每台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超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除了提供清洁的能源,“华龙一号”还有很多隐藏的经济价值,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它的落地会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汇聚。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调试管理处处长 刘华刚:我们核电的从业者有很多是大学毕业生,包括我们现在施工人员,全国各地都有,大家都是从祖国的五湖四海齐聚这里,来实现“华龙一号”的建设。

  据了解,“华龙一号”机组设计寿命为60年,在这个过程当中,将带来持续的运维配套设施以及备品备件的需求,这将为国内工业产业链条上各行业产品能力的提升创造长期动能。

  在位于广州南沙的东方重机,核电机组的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正在加工,“华龙一号”的许多核心装备都由他们配套生产。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卫东:通过“华龙一号”产业链带动了各类型企业参与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突破了大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应用。我们在20多年的发展中,始终致力于“华龙一号”核电装备研制,已为国内16个核电站提供了174台套核电装备。

  据统计,自华龙一号研发以来,已带动核电产业链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全面实现核岛主设备等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

  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 王鑫:在核电建设环节,1元核电投资,将拉动社会总产出增长3.04元、GDP增长1.03元;稳定运营后,生产1元核电电力,可拉动社会总产值增长2.22元,GDP增长1.18元。

  核电人的新年心愿

  在全国各地的核电建设一线,建设者们早已按下“快进键”。让我们一同走进核电人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新年心声。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处高级主管工程师 郑海彬:在我们这个四号岛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非常密集,处于土建的高峰期。希望我们的工程能够做得越来越好,一台更比一台好。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项目管理部见习员 蒋权:希望核电技术持续创新,为能源转型注入澎湃动力。

  中广核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土建工程师 郭清华: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和我的小伙伴合作更加默契,更高效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中核五公司三澳核电项目部工程部工程协调主管 徐艳哲:我的心愿是我们国家能够越来越富强,咱们的核工业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核岛土建助理工程师 程星:希望积累更多经验,为未来核电项目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核三澳核电基地土建技术员 周鑫:希望咱们核工业以后的科技创新,能高歌猛进,越来越好。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机械加工技师 王尧伟:希望今年下的订单多一点,大家的收入逐年增长。

  中核华兴陆丰核电项目部钢结构施工分部工长 秦庆坤:想让这些高科技的焊接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核二三陆丰核电项目部1、2号机组电气队负责人 李枝清:红红火火迎开工,以火热的状态迎接开门红。

  中广核惠州核电接产联络办移交接产副主任工程师 吕龙:希望太平岭核电厂一号机组实现高质量投产。

  中核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经理 胡淼:继续保持这股追求卓越的干劲,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就稀土开采等公开征求意见 有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刘钊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就《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

    时间:02-21
  • 科创50指数大涨近6%,两市成交额超2万亿

      中新经纬2月21日电 21日,A股震荡上行,创业板指领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85%,报3379.11点;深证成指涨1.82%,报10991.37点;创业板指涨2.51%,报2281.51点;科创50指数涨近6%,创2023年4月26日以来新高。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

    时间:02-21
  • (经济观察)智能驾驶,中国车企的“新赛场”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尹倩芸)从AI“上车”,到高阶智驾产品下放,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本月上旬,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称从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华为则在20...

    时间:02-21
  •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递延纳税政策吸引外商在华再投资同比增长15%

    本报记者 韩昱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的外商在华再投资金额达1622.8亿元,同比增长15%,再创新高。外商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即对境外投资者从我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凡直接投资于我...

    时间:02-21
  • 重磅!国资委部署央企“AI+”专项行动

    本报记者 杜雨萌2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显示,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总结国资央企发展人工智能进展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

    时间:02-21
  • 数据“多跑路”商家“少跑腿” 创新服务“换”出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在2月20日下午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2025年以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

    时间:02-21
  • 人形机器人上台阶这么稳,是因为有个“肚脐眼”吗?

      人形机器人“天工”,是由工信部和北京市共同支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设计研发的。  “天工”是纯电驱拟人奔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它可以稳定行走、奔跑、翻越障碍等,我们看到的“天工”,不仅是一个人形机器人,...

    时间:02-21
  • 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多部门重磅发声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2月20日表示,将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畅通股、债、贷三种融资渠道,加大各类金融资源要素投入,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做强做...

    时间:02-21
  • 新疆木垒新能源产业迎“开门红” 订单额已破亿元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1日电 (陶拴科 王梦君)记者21日从新疆木垒县人民政府获悉,该县新能源产业迎来“开门红”,相关新能源企业今年首季度订单额已突破亿元大关。  据该县一企业副总经理冯维琦介绍,目前订单已排产至3...

    时间:0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