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上海:力引未来产业之光“照亮现实”

2025-03-07 15:2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 题:上海:力引未来产业之光“照亮现实”

  记者 樊中华

  2022年,《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率先发布,打响了布局“未来新质生产力”的第一枪。

  短短两年多时间,多项细分领域行动方案出台、三大产业先导区持续发力、未来产业试验场应用场景不断“上新”、国际化大赛新秀辈出、围绕未来产业打造的创新生态正在蓬勃生长……与此同时,“未来之光”也已从低空经济、深海探测、新型储能、新材料、大模型等多个细分领域照进现实。

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倾转旋翼E20 eVTOL。时的科技供图

  政策先行“精耕”细分领域

  “过去一年来,上海积极落实国家未来产业实施意见和本市未来产业行动方案,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方案+基金+场景+载体’四项发力。”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表示。

  这主要表现在,上海以重大项目牵引战略布局,论证储备了15个前沿领域重大产业创新项目,完善未来产业培育链条,推动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编制产业加速器建设指引;以场景创新加速示范应用,推荐34个项目成功揭榜国家未来产业创新任务,建设28个本市未来产业试验场;以市区协同推动产业落地,更新具身智能等20个细分领域2.0版,编制智能网联车等“一业一方案”。

  如何选择合适的细分领域推动未来产业与现实应用尽快“对接”?对此,上海官方表示,主要聚焦推进与现有主导产业形成接续,技术成熟度达到4以上,逐步推进到中试和产业化阶段,并有望在5至10年内实现爆发增长的新赛道。突出落实国家未来产业实施意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部署的方向,强调发挥人工智能对现有产业的颠覆和赋能作用的方向,以及适应国际对绿色、健康、信息和空间拓展等产业新趋势的新方向。

  为此,在六大未来产业领域,上海均以落到实处的“实施方案”“行动方案”等予以引导,打造产业集群。如在未来空间领域,发布《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成立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率先推进建立新型航空器适航审定体系,今年已累计开通12条省际载客航线,位居全国第一。

  上海时的科技创始合伙人蒋俊表示,上海在低空经济领域围绕领军企业培育、关键配套供给等六方面,提出了23项具体任务,并在产业政策、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研发和运营成本,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进入该领域。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正加速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 eVTOL的试飞与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

  在绿色能源等新趋势领域,政策先行则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注入信心。新型储能公司纬景储能董事、副总裁姜宁表示,其锌铁液流电池被纳入“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专项”,不仅助力企业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还加速了从新技术、新产品定型到场景应用的转化过程,推动了锌铁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规模化示范应用,为后续市场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明确支持发展锌基液流电池,也让企业发展动力十足。

  碳索能源首席科学家于兵表示,上海连年发布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激励企业专注于向研发零碳绿色工厂数智化管理平台和智慧能碳平台迈进。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零碳发展示范区锌铁液流电池储能项目。纬景储能供图

  全链助跑护送“未来”远航

  在“润物无声”的政策供给下,上海的未来产业渐次从“实验室”中拱土出苗,甚至已在产业界落地生根。

  大模型领域,阶跃星辰联合吉利汽车集团开源了全球参数量最大、性能最好的开源视频生成模型 Step—Video—T2V,以及行业内首款产品级开源语音交互大模型 Step—Audio;低空经济领域,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全球首张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生产许可证;未来制造领域,霖鼎光学突破完成“超精密磨削—超光滑抛光—超精密测量”原子级超精密光学制造成套装备;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由能量奇点设计、研发和建造的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有望到2035年“迎来可控核聚变发出的第一度电”……

  未来产业要真正早日实现落地转化,开花结果,离不开强有力的生态支持。有专家指出,上海未来产业生态建设已具有人才、科研、政府服务和既有优势产业的基础,新产业生态的衍生与完善应充分调动既有资源,并进一步补齐短板。

  正因此,上海在建设未来产业公共平台、创新中心、应用场景等方面苦下功夫。

  例如为人工智能研究建设“4+2+1”数字孪生实训场,成立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未来空间领域,成立商业火箭公司,建设上海未来通信产业测试研究中心;在未来制造领域,推进上海化工区大宗化学品生物转化平台建设,支持张江打造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公共服务平台等。

  不少企业表示,此类“公共设施”的支持对未来技术的发展转化至关重要。鲲游光电董事长林涛说,临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打造了适合光电产业的高标准生产环境,“对我们这种需要精密制造工艺的企业来说,降低了前期投入的压力,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技术研发。”

  而今,鲲游光电位于上海临港的近万平方米超净间已经投产,标志着其从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能力已经比较成熟。

  此外,姜宁表示,上海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资本支持,特别是纬景储能成功纳入工信系统融资对接平台后,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加速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而在姜宁看来,未来产业的发展会与既有的产业生态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上海在机器人、数字模拟、电气集成等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基础雄厚,这些产业能够就近支持液流电池产业的发展。同时,液流电池产业也为这些上下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延长和完善了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更是以“国际视野”发展未来产业。眼下,第二届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正在进行中,目前,大赛征集参赛项目总数为575个(项目组478个、人才组97个),其中海外和国内其他省份参赛项目总数达251个,占比43.65%,实现6大未来产业领域、21大技术方向全面覆盖。

6000米可燃冰探采机器人深海作业中。中车艾森迪供图

  在首届大赛中斩获人才组和项目组双料“超能奖”的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定华坦言,与全球科创企业和人才“同台竞技”,不仅看到了各界对未来产业细分领域的关注及对团队长期坚守的认可,也更好地了解了其他未来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状态,拓展了思路,同时结识了更多技术和供应链伙伴,为跨界融合创新打下基础。

  丁国杰指出,未来产业是技术和市场都尚未成熟的产业,具有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发展的长周期性特点,因此,未来产业的生态建设特别强调孵化培育的环境给养、场景应用的驱动、耐心资本的支持、对大胆创新的包容以及不拘一格的人才吸纳。

  她建议,上海应进一步着力构建“全渠道预见迭代、全场景应用赋能、全周期孵化加速、全要素赋能加持、全方位松绑治理”的创新环境,打造健康有活力的未来产业生态。(完)

  • 相关阅读
  • 全国人大代表柳江:建议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应用落地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左宇坤)在国家数据局的大力推动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正在迅速铺开。  “可信数据空间是规模化数据流通利用的中国方案,不但可以促进安全与发展平衡,而且对AI技术应用发展具有深远影...

    时间:03-07
  • 上海向全球AI高地冲刺的底气何在?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 (谢梦圆)机器人在会场遛机器狗,机器人对阵踢足球,VR眼镜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体验……近日,这些曾只出现在科幻片中的场景亮相在沪举办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引发热议,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时间:03-07
  • 全国人大代表罗恩平:推动融资信用平台数智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龙敏)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福建省委会主委、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恩平7日在北京受访时建议,赋予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等职责,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

    时间:03-07
  • 提振消费与提高投资效益 打造经济增长主动力

    本报记者 孟珂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

    时间:03-07
  • 贵阳贵安数治建设插上AI翅膀

      中新网贵阳3月7日电 (记者 杨茜)自DeepSeek发布后,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贵阳贵安,按照打造“算、数、模、用”一体化支撑平台,聚焦赋能政府、企业、群众三大方向,打造N个应用场景的“1+3+N”的整...

    时间:03-07
  • 代表建言:以政策“组合拳”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董皓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今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并提出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如何以政策“组合拳...

    时间:03-07
  • 罗云峰代表:合肥加速构建“车芯屏智”“车能路云”融合生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吴兰)“合肥是全国唯一集新能源汽车‘换电’‘双智’‘车路云一体化’等四个试点于一身的城市,我们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构建‘车芯屏智’‘车能路云’的新能源汽车融合生态,加快打造世...

    时间:03-07
  • “春意”成“春潮” “经济第一大省”何以新意涌动?

      惊蛰刚过,春意涌动。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  一年春作首,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当春时节,如何谋划一年之计,备受关注:广东团“开放日”吸引了超百家中外媒体、逾...

    时间:03-07
  • 体会“5%左右”的内涵与外延

      经济随笔丨体会“5%左右”的内涵与外延  目标是什么?就是个明确了预期、凝聚起共识的奔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放眼全球,这个目标是比较快的。“5%左右...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