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从免费到花3万多,揭短剧“套娃式吸金”套路

2025-03-16 10:51:49

来源:第一财经

  3·15老人消费陷阱调查|从免费到花3万多,揭短剧“套娃式吸金”套路

  短剧市场在近几年吸引了不少热钱,然而其背后的“诱导”消费套路却如同“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消费者。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一位58岁的老人因沉迷短剧,3年间斥资3.4万元,而这些钱原本是他的养老治病积蓄。短剧市场的“吸金”乱象正被推向风口浪尖。

  那么,这些针对消费者的陷阱究竟何时能休,我们该如何保护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消费权益?

  58岁老人斥资3.4万看短剧

  近日,王明在整理父亲的手机账单时发现,父亲通过多个短视频平台和小程序充值观看短剧。在过去3年内累计花费3.4万元。但由于对虚拟币充值规则的不了解以及支付方式的便捷性,老人并未意识到自己花了这么多。

  王明发现,父亲加入了二三十个短剧分享群。这些群内不仅有大量短剧链接,还通过美女图片或猎奇封面吸引用户点击。此外,一些短剧平台还为像王明父亲这样的“大客户”建立了专属对接群,每日推送各种短视频内容。

  王明的父亲今年58岁,平时生活节俭。父亲最初观看的短剧是免费的,但往往只能看几集,后续内容需要跳转至小程序并充值虚拟币才能解锁。例如,一部每集仅1分钟的短剧,解锁一集需支付800虚拟币,折合人民币5至8元。老人一开始以为9.9元即可解锁全部剧集,但在观看三四集后,小程序不断提示余额不足,要求继续充值。王明的父亲控制不住对剧情的好奇,不断解锁剧情,正好开通了扫脸支付功能,支付过程更加便捷,所以让他难以察觉实际花费金额。

  王明发现,父亲接触过的短剧小程序多达120多个,虽然单次充值金额最高不超过39.9元,但累积下来,仅2024年就充值了1.6万余元,三年总计花费超过3万元。这些钱大部分用于购买虚拟币或短剧会员卡,但即使购买了会员,部分内容仍需通过虚拟币解锁,导致花费如流水。

  “聪明”的“霸王条款”

  王明父亲的经历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短剧的兴起,类似诱导充值、虚假宣传等问题屡见不鲜。许多老年人因对虚拟支付规则不熟悉,容易陷入消费陷阱。

  虽然并不是所有老年短剧观众都会与王明的父亲消费得一样多,但有些消费者比王明的父亲遇到的情况还更“霸王”。

  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在消费者开通短剧会员服务时,强制自动续费是会遇到的问题,会员服务协议包含自动续费条款,消费者开通会员服务必须接受自动续费事项,有强制消费之嫌,如等鱼短剧、河马剧场等APP。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占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所以,如果在销售会员服务时没有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该会员服务属于自动续费模式的,则违反法律规定。如果消费者选择了自动续费服务,而在到期前五日,没有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继续选择自动续费,则属于违法行为。

  此外,金币兑换机制不够透明是短剧平台普遍存在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王明表示,父亲虽然知道自己在充钱,但由于不是很了解虚拟币与现金的兑换比例,以及对收费规则不熟悉。“他总觉得自己只花了几百元,但实际上,单是去年11月某一天,他就充值了5次,每次3900K币(1元=100K币),当天累计支付近200元。”王明无奈地说,“这样的事情在过去三年内屡屡发生。”

  第一财经查阅多个短剧APP发现,在同一个APP中,不同账号、不同手机用户可能会接收到不同的充值套餐。譬如,在“海果剧场APP”中点开一部短剧,付费条例显示,69.9元可以得6990k币+1200k豆,并推出了周卡和月卡的选择。同一时间,记者用另一部手机的另一个账号点开同一部短剧,付费条例显示,69元可以得6900k币和3000k豆,并被推荐了年卡套餐。也就是说,不同消费者可能面对的套餐价格和种类是不一致的。

  赵占领表示,如果短剧行业涉及大数据杀熟行为,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是明确禁止的,关键在于加强监管。而对于金币兑换机制不够透明等情况,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不事先明确约定,则不能不予兑换,或者任意改变兑换方式。

  退费维权困难重重

  为了挽回损失,王明在过去一个多月里不断尝试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然而,退费过程异常复杂。王明需要逐一定位涉及的小程序及其所属公司,并上传相关凭证。但由于部分小程序已更改名称或无法找到,且涉及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投诉难度极大。“有些小程序去年还能找到,现在却搜不到了,没有凭证就无法投诉。”王明表示,尽管他已投诉了多个平台,但目前仅收到三四千元退款,与总花费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与王明一样的人还有许多。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目前有接近4000条与短剧平台相关的投诉,大多称平台损害利益,要求平台退款。

  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蒋斌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有些短剧平台的收费机制涉及预付费模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预付费必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明确退费条件、方式和计算标准。一旦出现争议,应当按照合同条款执行。许多平台的条款是格式条款,平台会享有较多的权利,而消费者则是承担较重的义务。

  “如果从前期防范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老人本身的法律意识淡薄,还是要靠家里人去不断引导,多陪伴老人,使其精神生活不再那么匮乏。如果平台具有诱导性的设计,使老人产生非真实性的连续消费行为,可能涉及虚假宣传、构成消费欺诈。至于维权渠道,如果一旦涉及消费欺诈,建议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等消费者保护部门进行维权。同时,因短剧的低门槛特性,恰恰满足了老年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建议平台需要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建设、有关部门加强相应的监管。”蒋斌表示。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针对微短剧行业充值付费乱象,播放平台应该统一收费标准,强化告知义务,优化自动续费机制,平台还要积极研发老年人付费模式,解决数字弱势群体冲动消费难题。江苏省消保委还提醒消费者要树立依法维权、理性消费意识,警惕微短剧上瘾,特别是针对老年消费者沉溺微短剧的现象,建议子女加强对老人的陪伴和关心,避免劣质微短剧对老年人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文内王明为化名)

  (第一财经 作者:揭书宜)

  • 相关阅读
  • 商务部:加大对首发经济的支持力度

    本报讯 (记者刘萌)据商务部消息,3月16日,2025年全国精品首发季暨“首发上海”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上海市市长龚正出席。王文涛在致辞中指出,举办全国精品...

    时间:03-16
  • 非洲观赏鱼首次进入湖南

      中新社长沙3月16日电 (向一鹏 杨帆 林俊)16日凌晨,产自非洲的800余尾观赏鱼搭载货运航班,由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飞抵长沙黄花机场口岸。这是湖南口岸首次进口非洲观赏鱼。  长沙黄花机场海关关员第一时间对这...

    时间:03-16
  • 台股3月下跌逾千点 台积电跌破年线

      中新社台北3月16日电 (记者 杨程晨)3月以来,受境外资本持续出售影响,台北股市接连下跌,近10个交易日股指已跌掉1085点,受各方关注的台积电跌至年线以下。  当前台股指数为21961.68点,亦失守年线。台湾财经媒体16日称...

    时间:03-16
  • 借贷宝回应被“3·15”点名:暂停新增欠条服务 坚决抵制高利贷

      中新网成都3月16日电 (记者 贺劭清)16日下午,借贷宝在其官网上发表声明,就央视“3·15”晚会中涉及平台相关问题作出进一步回应:目前,平台已暂停新增欠条的服务,已登记的欠条,还款、展期等功能不受影响,同时积极配合相关...

    时间:03-16
  • “海上花园·乐动厦门”对接座谈会(泰国站)在曼谷举办

      中新网曼谷3月16日电(李映民 赵婧楠)为庆祝中泰建交五十周年,进一步加强厦门与泰国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友好往来,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于16日在曼谷举办“海上花园·乐动厦门”对接座谈会(泰国站)。活动现场。赵婧楠 摄...

    时间:03-16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3·15晚会曝光问题初步核查处置情况

      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连夜部署各地开展执法行动,依法从严从快处置曝光问题。  山东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属地卫健、工信、公安等部门赶赴现场,查封涉事企业,控制企业...

    时间:03-16
  • 广西对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中新网南宁3月16日电 (林浩 王伟臣 顾艳伟)3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广西润雄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雄公司)、南宁科德国际五金电机市场(以下简称科德市场)生产...

    时间:03-16
  • 从挑战破局到创新赋能 专家学者共话餐饮业发展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大力提振消费 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多位专家学者表示,餐饮业既是消费市场的“晴雨表”,又是民生福祉的“温度计”,对民众生活品质提升起着不可...

    时间:03-16
  • (经济观察)“3·15晚会”曝多起消费乱象 中国多部门亮剑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刘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3·15”晚会曝光多起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市场乱象,涉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对此,中国多地15日晚已连夜采取行动,多部门更多有力...

    时间:03-16
  • 中新网评:作坊式作恶当尽除,内卷式魔咒亦须破

      “刘总,你家没老婆孩子吗?”  总台3·15晚会揭露诸多行业乱象,触目惊心,网友对翻新卫生巾涉事企业负责人“刘总”发出灵魂质问。  被曝光的不少企业是“小作坊”。比如,涉及翻新卫生巾问题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

    时间:03-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