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提振消费增收“先行” 专家详解怎样拓宽“生财”之道

2025-03-18 06:41:3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方案包括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七个专项行动,还有一个完善支持政策。

  7个组合拳中,出现在方案里的第一招,就是“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增收为何“先行”?

  以更厚实的消费能力 来激发消费意愿

  此次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了八大方面的首位。为什么居民增收获得如此高度的重视?这样的提法,与此前有何不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对此进行了解读。

  邹蕴涵表示,对于居民来说,手里能够用于消费的可支配资源的多少,是直接决定了消费行为。就业饭碗端得牢不牢,钱包鼓不鼓,其实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之前很多促消费政策,可能更多集中于消费的具体品类如何增长的难点堵点问题。这次行动计划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直面消费能力这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要以更厚实的消费能力来激发消费意愿。这次行动方案在打牢消费能力基础方面,既要提高收入,又要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其中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被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本次行动方案瞄准了消费不振的痛点,能够以更有力度、更加精准的举措提振消费能力,进而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基本实现全覆盖

  有钱才能消费,所以促进消费第一步要增收。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的具体举措一共四条: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 万喆: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来的城乡居民,基本上就实现了全覆盖,不管你是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就业的人员,都是包含在内的。通过促进一些重点行业就业支持、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举措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第二种就是打零工从事零散临时性工作的人员,给他们提供一些信息技能培训,增加收入来源等。

  还有一类是失业人员,主要是强调做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再就业来实现收入增长。

  另外也有退休人员,适当提高基本养老金。

  一些重点群体,如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还有一些困难群体等,会通过精准激励带动整体增收。

  何为财产性收入?怎样拓宽“生财”之道?

  何为财产性收入?目前有哪些财产性收入渠道?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拓宽?

  万喆说,财产性收入渠道,它实际上是指居民通过自己所拥有的财产。一种是利息收入,一种是股息和红利收入,还有一种是租金收入。另外也有财产增值的收益,就包括居民所拥有的财产,像房产、土地、艺术品,在出售或者转让时实现的收益,还有就是知识产权的收入。目前看要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收途径有几方面:

  加强金融创新,包括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合居民投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基金等。

  稳住楼市和股市。为居民的房产和股票资产保值增值创造更好的环境。

  盘活农村资产,包括推进农村土地的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盘活闲置农房土地。

  最后也要注意知识产权的运用,鼓励居民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经济收益。

  与以往相比 此次农民增收政策有何不同?

  提高农民收入也是增收的重中之重。方案中提出,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还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等。这些农民增收政策,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

  万喆解读,对于农民的收入来源,传统来说一般都是农业经营性的收入,比如说种养殖,这是农民最传统的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也就是务工,比如在乡镇企业、建筑工地等务工。还有政府给予农民的各种补贴,包括种粮植补、农资综合补贴、最低生活保障金。实际上也有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所获得的资金收入。还有农民自有房屋出租也可能带来一些收益。

  目前看到方案中提出来的措施,跟以往相比,应该说还是有一些新特点。过去促进农民增收多侧重于单一的农业生产环节或者简单的劳务输出。这次方案更加强调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更多可以分享产业增值的收益。

  健全种粮的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通过市场手段和制度创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的可持续性。更加突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比如特别提到要发挥大型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带动普通农民增收,而且也更加关注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增加工资性的收入。

  (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经合组织将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1%

      中新社巴黎3月17日电 (记者 李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17日将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由3.3%下调至3.1%。  经合组织当天发布最新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在2024年保持韧性,但是最近的经济活动指标表明全...

    时间:03-17
  • 综述:广州造“智车之城” 累计已开放智驾测试道路1298条

      中新网广州3月17日电 (王华 肖晴)广州是中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和贸易企业,并已基本形成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连日来,广州市组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媒体调研活动,据介...

    时间:03-17
  • 港股消费股走高 中国铁塔营收利润双增

      中新社香港3月17日电 (记者 戴小橦)港股市场三大指数17日走势分化。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77%,涨185.59点,报24145.57点;国企指数上涨0.57%,涨50.46点,报8928.45点;而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14%,跌7.97点,报5872.81点。  ...

    时间:03-17
  • 一汽-大众将在中国推11款新车型 加速智能电动转型

      中新社长春3月17日电 (李彦国 高龙安)中德合资车企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17日发布消息,自2026年起,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将在多个细分市场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

    时间:03-17
  • 第七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新”浪潮里民营企业露头角

      中新网上海3月17日电 (记者 郑莹莹)17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表彰交流大会上,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管维镛在受访时坦言,这一评选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奖励,主要还是给激励,对企业发展进行肯定。...

    时间:03-17
  • 浙江自贸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启用 助数据安全跨境流动

      中新网杭州3月17日电(郭其钰)3月17日,在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开放强区暨数字自贸区建设推进大会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将为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助力数字贸易高质...

    时间:03-17
  • 新疆中药材交易平台上线 畅通中亚进出口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17日电 (胡嘉琛)新疆中药材交易平台17日上线启动。作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重点建设项目,该平台将以数字化方式畅通中国新疆与中亚等地区的中药材进出口渠道,推动“一带一路”共...

    时间:03-17
  • 哈郑直流年输送电量已超100亿千瓦时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7日电 (陈凯)今年截至3月16日,±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郑直流”)年度累计输送电量已超1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同期输送电量增加11.2%。  据统计,工程投运...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