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全国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投运

2025-03-26 18:3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3月26日电(杨静 邢楠)3月26日,记者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获悉,由山西电建承建的全国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赤峰克旗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后续将为克什克腾旗热水塘镇送去32万平方米的供暖支持。

3月26日,由中国能建山西电建承建的全国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赤峰克旗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图为风机。王昕 摄

  32岁团队征服极寒风电施工难题

  作为践行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战略和“双碳”战略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山西电建以央企担当为己任,全力巩固新能源全产业链投建营一体化新优势。

  从山地到沙漠,从高海拔区域到极寒地带,都镌刻着山西电建坚实前进的足迹。赤峰克旗兴龙风电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外部环境恶劣,难题频现,然而山西电建赤峰项目部这支平均年龄仅有32岁的建设团队,却从未退缩。

项目团队进行吊装。王昕 摄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克旗雨雪季周期长,风速极其不稳定,为风机基础施工增添了难度。项目部人员结合实地数据,反复试验,因地制宜,在基础部分采用1200立方米混凝土进行浇筑,并自主研发塔筒紧固技术“对称米字双交叉法”,进行塔筒加固,有效抵御了强风“威胁”。

  “‘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并网发电’这是业主的要求,也是我们的目标,开工即决战,军令如山,我们务期必成。”开工仪式上,项目经理刘彩亮郑重承诺。

  “逆风”是拓荒者的勋章。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团队推行精细化现场管理模式,设立了多个施工小组,分时间段进行现场施工,分秒必争与大风赛跑,在零下17度的深夜里展开吊装,全力冲刺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并网发电的目标。2024年12月23日,赤峰克旗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创新技术破解“等风走”吊装困局

  山西电建坚持创新引领,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山西省首个风力和光伏发电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加速新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逆势追风,是建设团队无畏挑战的勇气。赤峰当地气候复杂多变,风速极不稳定,而吊装需要在瞬时风力6级以下的环境中安全作业。如何高效“等风走”,成为缩短工期的关键。

  要想在这场与风的较量中占得先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项目团队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联合研发《风机智能化吊装2.0》系统。“千里眼”局部空域风速风向预测分系统应运而生,它利用电磁波速与风速差,实时“捕捉”吊装作业机位8到12公里周围的风速风向,及时向作业人员发出预警,为应对措施的制定争取宝贵时间,帮助作业人员数次规避大风风险。

  运输道路弯曲且狭窄,项目团队针对运输情况设计个性化方案,采用分体运输的吊装方式,配合防斜吊监测系统,对歪拉斜吊进行智能识别,为项目安全吊装作业拉上了“双保险”。

  单机容量升级优化兼顾生态高效发电

  山西电建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探索新能源的道路上,始终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保护“绿水青山”。

  迎风而立,是风机在草原上的坚守与奉献。绿野山间,牛羊散落。这里是距离乌兰布统景区仅二十公里车程的塞罕坝北麓,中国能建山西电建在绵延百里的旷野上,全力驭风,守护草原生态。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项目团队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将原设计的24台8.35兆瓦风机优化为20台10兆瓦风机。不仅减少了项目建设占地面积,还创造了全国首台最大单机陆上风电机组的“神话”。

项目团队在项目现场勘测数据。王昕 摄

  “守护草原生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项目团队将集电线路路径从54.36千米优化为41.52千米,并全部转变为地埋方式。这一优化不仅大幅减少了占地等相关费用,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草原原生态,让这片美丽的草原在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中,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魅力。

  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贡献绿电5.6亿度、节约标煤16.89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46.39万吨、二氧化硫5.66万吨、粉尘1.23万吨、氮氧化物8.52万吨,为进一步优化地区能源结构,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挥积极作用。(完)

  • 相关阅读
  • 培育“人工智能+消费”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本报记者 刘萌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为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以下统称“相关城市”)...

    时间:03-27
  • 世界级造船基地加速推进产城融合 长兴岛“地铁小镇”启动建设

      中新网上海3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长兴岛作为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的六大承载地之一,承担着引领船海产业发展、提升上海城市能级、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使命。以轨交崇明线长兴岛站为核心、占地约4.3平方公里的上...

    时间:03-26
  • (聚焦博鳌)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全球治理凝聚共识

      中新社博鳌3月26日电 (记者 尹海明)“深刻的全球变革带来了在范围、规模、严重程度上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战,对于全球治理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26日在海南博...

    时间:03-26
  • 广西最大自动化干散货泊位通过验收

      中新网防城港3月26日电(王琪术 赵建轰 邓喜)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26日介绍,日前该集团旗下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1-2号泊位顺利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对外开放验收,可以申请启用,为正式对外开放启用奠定了基础。...

    时间:03-26
  • 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含绿量”变“含金量”

      中新网兰州3月26日电 (戴文昌)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的甘肃庆阳市,积极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大时代,以产业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  2...

    时间:03-26
  • 中国工信部:1至2月电信业务收入2950亿元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6日发布2025年前2个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前2个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9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7.6%。 ...

    时间:03-26
  • 《哪吒2》与卡游卡牌:国潮文化创新表达下的商业新机遇

      “当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时,就会焕发出不一样的魅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采访时表示,以《哪吒2》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正在用创新的表达方式激发新...

    时间:03-26
  • 山东巨野:万丰港成鲁西南通江达海新引擎,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水运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承担着超过半数的跨区域货物运输任务,约95%的外贸物资运输也依赖于水运。水运凭借运量大、成本低、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成为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众多...

    时间:03-26
  • 巨野县柳林镇:优化营商环境构筑产业高地 “服装小镇”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山东省巨野县柳林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通过精准招商、全周期服务培育服装产业集群,成功吸引多家龙头企业落户,探索出一条“以商引商、聚链成势”的特色发展路径。2024年全镇服装产业产值突破6亿元,带动就业超6000...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