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政策加力,一组消费数据透出春日暖意

2025-03-27 01:50:2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传递出我国消费市场不断回升向好的信号——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超出了市场预期,透出春日的一股暖意。

  消费向好,首先要归功于政策给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提振消费摆在了首位。一开年,全国人民就收到了一份政策大礼包——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包括,今年将发行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了1500亿元;补贴的范围更广了,新增手机、平板等3类数码产品,以及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等等。

  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1.8%,家具、家电分别增长11.7%和10.9%,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5.5%……1-2月的数据中,通讯器材、家具家电、乘用车两位数增长的亮眼表现,直接印证了政策拉动的效果。国家给了真金白银的补贴,老百姓能切实得到实惠,自然愿意消费。

  消费向好,还与我们大力培育消费热点分不开。春节期间,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刷新票房纪录的同时,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带动春节档电影票房创下95.1亿元的新高。1-2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4.9%,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1.0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一数字的背后,印证了我国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春节刚过,一辆辆银发旅游专列就满载欢声笑语,驶向退休后向往的远方;冬去春来,刚刚领略过玩冰戏雪激情的人们,马上又脱下冬装,加入赏花踏青的春游大军……“冰雪经济”“银发经济”“赏花经济”等热点接连不断,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爆款”频出,连老外都直呼“好city啊!”花钱舒心又放心,老百姓自然更愿意为美好生活“买单”。

  消费向好,从根本上来说,体现了信心和预期的改善。德意志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大幅提升。52%的受访者愿意增加他们的可自由支配支出,这是一年来的最高比例。调查结果还显示,预期年内收入增加的受访者比例连续第二个季度上升。

  信心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期基础上的。老百姓花钱,不光手里要有钱,还要盘算今后能挣多少、要花多少——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工资收入能不能跟上物价涨幅,乃至老人看病有没有托底、小孩入学有没有保障……都影响着老百姓如何作出最终的消费决策。因此,提振消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来不能简单地只从供给侧入手,更要同时从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为此,中办、国办近期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除了“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等提高供给质量、优化消费环境的内容之外,其中有一大亮点,就是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比如,健全工资增长机制、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强化农民增收保障等举措,目的就是让大家“有钱花”,从而破解制约消费的深层次问题。

  随着《行动方案》加快落地落实,今年我国消费市场有望迸发出更加充沛的活力、更加强劲的动力,助力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文丨己未)

  • 相关阅读
  • 能源富集的甘肃庆阳如何做好“东西”文章?

      中新网兰州3月27日电 (戴文昌)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甘肃庆阳市巧借“风光”资源优势变为产业发展动能,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使绿色能源连接东西,带动数据跨越千山万水,也让数字经济产业在协同发展上更胜“...

    时间:03-27
  • 探访“中国最美地铁站”之一:“出站即见湖景” 、白玉兰意象与滨景融为一体

      中新网上海3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近日,主题为“中国最美地铁站”的视频备受关注,上海地铁16号线滴水湖站成为中国13座最美地铁站中的首推案例。记者26日获悉,这是上海首个在既有地铁站基础上实施立体化更新的典范工...

    时间:03-27
  • 浙江民营经济一线观察:创新潮头不止“六小龙”

      中新网杭州3月27日电(奚金燕)春潮涌动,新潮澎湃。开年以来,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断涌现,折射出中国创新生态的蓬勃活力。而“出圈”之后的杭州,有何变化?处于风口的科技企业又在忙什么?近日中...

    时间:03-27
  • 培育“人工智能+消费”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本报记者 刘萌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为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以下统称“相关城市”)...

    时间:03-27
  • 今年以来北京口岸入出境外籍人士同比增长逾四成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26日介绍,截至3月24日,北京口岸今年入出境外籍人士突破1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4%。  2025年夏秋航季即将到来,今年的夏秋航季时间为3月30日至10月25日,共计...

    时间:03-26
  • 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在南京举行

      中新网南京3月26日电 (记者 朱晓颖)26日,南京召开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全球知名企业、高校、创新平台、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机构的约800位嘉宾参会。高科技展品集中亮相。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  大会上...

    时间:03-26
  • 上海南港码头迎来2025年首船新西兰奇异果

      中新网上海3月26日电(陈静 叶真于)26日20时,巴拿马籍“科槐”轮满载着2025年首船新西兰奇异果靠泊上海南港码头。办完边检入境手续后,逾5100吨奇异果进入接卸中转通道,其中金果毛重4778吨,红果毛重329吨。  洋山边...

    时间:03-26
  • 商务部回应美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尹倩芸)针对美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6日称,美方此举意在打压遏制他国实体,剥夺他国发展权利,将严重损害相关实体合法权益,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

    时间:03-26
  • 中国人寿2024年归母净利润超千亿,同比大幅增长108.9%

      3月26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一系列深刻影响行业发展的政策密集落地,多目标统筹难度前所未有。面对机遇...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