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出炉 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

2025-03-30 18:26: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田鹏

3月30日,四家国有大行定增方案落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同日发布定向发行股票预案,预计将获得合计超5000亿元注资,进一步充实核心资本。

预留更多“安全垫”

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至此,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数据显示,2024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2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国有六大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较2023年实现正增长。

不过,在加力服务实体经济背景下,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难题,净利润增速面临下降的风险,而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是银行内源资本补充的重要来源,盈利能力下降意味着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降低。

因此,通过定向发行A股股票融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效地帮助国有大行应对盈利端的短期波动,进一步增强国有大行风险抵御能力,预留足够发展的“安全垫”。

根据此次四家银行披露的方案,中国银行拟向财政部发行A股股票,发行的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建设银行拟向财政部发行A股股票,募集金额不超过1050亿元;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规模为不超过1200亿元;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规模为1300亿元。前述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相关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分红“底气”更稳足

分红方面,根据统计,国有六大行合计拟派发2024年年末股息超2158亿元,加上此前中期分红,拟派发的年度总金额累计超4200亿元。

一直以来,国有大行都是分红“大户”,积极通过高分红更好地回报投资者,但若要持续保持高分红还需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截至2024年末,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8%、14.1%、12.2%、11.42%、10.24%、9.56%,较2023年末均呈上升态势。

市场人士表示,虽然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且保持上升态势,但在更加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大背景下,若要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国有大行仍有较为强烈的资本补充需求,因此这一轮资本补充的强化无疑将进一步夯实国有大行持续分红的信心。

同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也能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降低系统性风险预期,改善盈利预期,从而让估值修复的“通道”更敞亮。

分析人士指出,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使银行能够扩大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撬动更多信贷投放,从而改善收入结构。当前,银行净息差收窄导致利润承压,信贷扩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对冲盈利下滑压力,增强市场对银行未来盈利的预期。

同时,定向增资体现出中央对国有大行未来经营业绩、转型发展的坚定信心,无疑释放了明确政策信号,传递出金融体系稳定的政策导向,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银行潜在风险的疑虑,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 相关阅读
  • 致力双赢!上海电气贡献固废治理东方智慧

      4月28日至5月9日,《巴塞尔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BC COP-17)、《鹿特丹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 (RC COP-12)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SC COP-12)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本次主题为“显现无...

    时间:03-30
  • 多彩活动将“春日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农商文旅融合活力涌动

      央视网消息:随着春日的到来,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举措,激发消费活力,带来消费机遇,推动经济发展。  上海:第35届上海桃花节开幕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3月29日,为期16天的第35届上海桃花节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幕,...

    时间:03-30
  • 焦点访谈|多地探索创新路径 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焦点访谈》从3月29日起推出系列节目《破壁垒 疏堵点 强信心》,聚焦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堵点...

    时间:03-30
  • 湖南装备制造发力产业链“两端”强链补链

      中新网长沙3月30日电 (记者 鲁毅)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29日在长沙举行。湖南签约一批重量级研发中心、核心零部件配套等产业转移项目,发力产业链两端,加快强链、补链...

    时间:03-30
  • 中关村论坛年会热议未来产业 全球智库共商创新合作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苏婧欣 赵婧姝)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以“未来产业和创新生态:全球智库之声”为主题,探讨未来产业和创新生态的发展之路。...

    时间:03-30
  • 蛇形机器人来了!70+高校前沿科技成果同时亮相

      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这两天正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除多项交流、签约活动外,大会特别设立了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题展,来自国内外高校的70多件前沿科技成果集中...

    时间:03-30
  • 科学管理助力春耕 各地田间地头热闹迎春

      又到一年春耕春播时节,广袤高原的田间地头再次热闹起来。  机械化助力春耕 科技指导种好田  在西藏拉萨,村民们忙着春耕春播,机械化助力更高效,农技人员也走进田间地头指导,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大早,拉萨市...

    时间:03-30
  • 聚焦“凝聚改革共识 激发创新活力” 北大深圳论坛2025举行

      中新网深圳3月30日电 (记者 索有为)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发起的北大深圳论坛2025于3月29日举行,来自经济、科技、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五位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千余名人士齐聚一堂,分析宏观经济,畅谈科技创新,解读国际形势...

    时间:03-30
  •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文化消费 “文创+”将“流量”变“留量”

      央视网消息:春天美景宜人,不少地方的公园、博物馆也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春意”十足的文创产品。  近日,北京万寿寺内的玉兰花迎来了盛花期,素净的玉兰花在红墙古建的映衬下韵味十足,赏花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以院...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