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致力双赢!上海电气贡献固废治理东方智慧

2025-03-30 15:5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28日至5月9日,《巴塞尔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BC COP-17)、《鹿特丹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 (RC COP-12)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大会(SC COP-12)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本次主题为“显现无形:化学品和废物的健全管理”,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化学品和废物管理的挑战。

  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电气致力于推动环保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战略先行,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亦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国家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绿色转型指明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

  具有百年工业积淀的上海电气集团,早已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战略基因。

  自2016年起,上海电气连续八年披露ESG报告,以业务驱动和内在驱动为双引擎推动ESG发展。凭借前瞻性ESG战略与深入实施举措,上海电气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具体到环境保护方面,上海电气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能效,加速风光储氢等新能源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有效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与利用。

  同时,上海电气还加大对生产过程的绿色改造力度,致力于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在多个领域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绿色工业转型破题、开路。

  技术为翼,开启循环经济创新实践

  作为循环经济的创新实践者,上海电气不仅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植企业基因,还通过绿色技术实现废物无害化处理,将环保融入具体实践。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此前入选上海静安区“无废细胞”典型案例。研究院聚焦退役锂电池、废弃风电叶片、退役光伏组件的资源化研究,使废旧能源产品转化为生产原料,减污降碳,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如,研究院开发的废旧风电叶片再利用技术,将废旧叶片破碎、筛分后,与新的树脂材料进行混合、热压成型,制成复合板材,可作为木塑板材替代品使用,有效减少了风电叶片退役后可能带来的固体废物问题。

  再如,上海电气环保集团(机电院)自主研发的陶瓷纤维滤管一体化干法脱硫脱硝除尘工艺技术,联合下属上海环保工程成套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干法脱酸、触媒陶瓷纤维滤管内实现同步除尘脱硝、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创新,实现了烟气中SO2、NOx、粉尘等多污染物的一体化协同脱除,排放数值达到烟气超低排放要求。

上海电气触媒陶瓷纤维滤管一体化超低排放示范项目

  这种循环经济思维同样延伸至城市治理与乡村振兴领域。

  自2001年参与建设国内首座千吨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御桥垃圾发电厂)以来,上海电气通过技术迭代和设备升级,改善了垃圾焚烧设备运行参数不稳定、发电效益低下等弊端。

  近年来,上海电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新时期农林畜废弃物实际情况,构建“农业综合循环一体化新模式”。项目运作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物零排放,不仅解决了畜禽粪便、秸秆和菌菇渣等农林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难题,还能产出沼气和生物有机肥,有效推动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零碳行动,谱写新型工业化绿色答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早在三年前,上海电气就已依托自身在能源和装备的优势,开始零碳园区的尝试。

  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风电产业园区内,上海电气风电打造了一个集“风、光、储、充、智”于一体的智慧能源项目,结合大容量机组“海上风电认证检测服务平台与公共试验平台”,成为一个零碳园区范本。

电气风电汕头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在零碳工厂方面,上海电气也已打造多个标杆案例。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上海电气下属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和上海华普电缆有限公司升级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升级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

  至此,上海电气累计已拥有绿色工厂29家(国家级2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获评企业4家、绿色产品系列8个。

  为了给国内产业园区提供可执行、可参照的完整标准体系,上海电气目前已联合国内10余家单位,编制了上海市《零碳产业园区实施路径规划与评估》。这对系统推进园区实现标准化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关键之年。上海电气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通过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产业园区两大应用场景,推动能源替代、能效提升和资源循环三大路径,打造双碳战略平台、碳科技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和产业资本平台四大平台。

  站在新的起点上,上海电气正以“国之重器”的担当,书写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时代答卷,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装备的智慧方案。(完)

  • 相关阅读
  • 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3%

    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本报记者 孟珂3月3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前2个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56.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呈现...

    时间:03-31
  • 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可直接“打新” 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可期

    本报记者 毛艺融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将进一步被打通。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随后,沪深交易所发布相关优化发行承销制度的安排,从操...

    时间:03-31
  • 经济大省优势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 孟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3月份以来,多个经济大省召开会议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纷纷表示将“挑大梁”“打头阵”,以“科...

    时间:03-31
  • 五大首席经济学家热议经济趋势: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经济延续复苏势头

    本报记者 刘琪 韩昱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并明确“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

    时间:03-31
  • 4家国有银行拟定增 财政部出资合计5000亿元

    本报记者 杨洁 熊悦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迎来新进展。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集体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公告。据了解,财政部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全部...

    时间:03-31
  • 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颁发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 宋宇晟)记者获悉,中国民航局28日向广东和安徽的两家公司同时颁发了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这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

    时间:03-30
  • 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客超670万人次 “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潜力显现

      中新网上海3月30日电 (记者 李佳佳)《“上海旅游”品牌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4)》30日在此间举行的“2025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上重磅发布。这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同编制完成...

    时间:03-30
  • 广西柳州马拉松赛变“智造秀场” 跑者感受科技魅力

      中新网柳州3月30日电 (林馨 陈梅)3月30日,柳州银行杯·2025柳州马拉松暨警察马拉松(下称“柳马”)鸣枪起跑。作为西南工业重镇,广西柳州市将智能制造融入体育竞技,让3.5万名跑者感受传统工业城市向“新质生产力”发...

    时间:03-30
  • 万人共品一碗汤 淮南牛肉汤产值冲刺500亿元规模

      中新网淮南3月30日电 (记者 张强)“今天这碗牛肉汤,肉很多、味道很好,比我自己家里做的还更好吃!”一名七旬老人边吃牛肉汤,边对记者说。  29日下午,安徽淮南奥林匹克中心场馆外搭起许多大棚。大棚外,整齐的红色桌椅...

    时间:03-30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举行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刘育英吕少威)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平行论坛)29日在中关村国...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