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粮食丰产有哪些“水密码”?

2025-05-21 13:13: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情,有的地方出现秋冬春连旱的罕见天气,影响着粮食安全。如何发挥灌排工程体系作用,提升抵御干旱的能力?怎样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粮食丰产背后,有哪些“水密码”?

抗旱保丰收,及时灌溉是关键

种粮大户张夏在田间劳作。受访者供图

午后的关中平原,烈日炙人。在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板北村,汩汩水流顺着灌渠涌入麦田。34岁的种粮大户张夏手持铁锨引导水流,黝黑的脸庞淌着汗珠。

“这是今年浇的第三水,水源保障太给力了!”张夏高兴地说,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绿油油的麦田一派生机。

张夏种植的600亩小麦位于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该灌区是陕西省12个大型灌区之一,灌溉范围覆盖西安、渭南两市6个县区,有效灌溉面积113万亩。

“从正月初六至5月13日,渠首引水1.4亿立方米,比往年多了近一倍。”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总规划师、灌溉科科长韩延安说,通过长时间稳定供水,确保灌区大旱之年无旱象。

“今年灌溉浇水可立了大功!”在河南省获嘉县冯庄镇屯街村,村支书郭希明感慨地说,今年天旱雨水少,村里3000多亩地全靠人民胜利渠引黄河水灌溉,由于水浇得及时,“收成差不了。”

类似的场景,同样在安徽、广西、山西等发生旱情的省区演。“有收无收在于水”。应对旱情,及时浇灌是关键。

调度黄河流域刘家峡、万家寨、小浪底等骨干水工程加大下泄,保障沿黄河省区抗旱用水需求;调度长江流域三峡水库加大日均出库流量,为湖北沿江地区取水创造条件……

面对旱情,水利部调度流域骨干水利工程确保抗旱用水需求。截至5月下旬,全国春灌面积近4亿亩,春灌工作已近尾声,为夺取夏粮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现代化灌区建设,告别“望天收”   

俯瞰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试验研究基地。受访者供图

在地处河南省新乡市的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试验研究基地,12块均为0.01亩紧紧相邻的实验地块,见证了不同灌溉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变化。

5月中旬正值河南小麦生长的灌浆期。从无灌溉逐渐到充分灌溉,小麦也从低矮枯黄逐步过渡到粗壮绿油。

“实验直观反映灌溉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端详实验地块的麦苗,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常务副站长刘战东说,灌溉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有水无水“两重天”。

我国耕地灌溉面积超过10.8亿亩,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

“大中型灌区亩均产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到2倍,是旱地的2.5到3倍。”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副司长许德志表示,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灌区建设,设施先行。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沣西干渠胜天支渠,老旧的水闸被拆除重建,新修的护砌给渠道披上“铠甲”……昔日淤塞老化的支渠如今面貌一新。

“这得益于安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叶集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万汉亿说,“改造后提升了渠道输配水能力,推动‘小田改大田’,使过去的‘巴掌田’变成了高产田。”

广西百色水库灌区工程正式通水、河南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正式试通水、宁夏青铜峡灌区启动现代化改造工程……“十四五”以来,我国现代化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相对完善的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加,为端牢“中国饭碗”夯实了水利基础。

加快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筑牢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石

陕西华阴市华西镇农垦农场正在作业的卷盘式喷灌机。受访者供图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最大节水潜力所在。

陕西省华阴市华西镇农垦农场麦田里,机器声隆隆作响,几台大型卷盘式喷灌机开足马力,均匀旋转喷洒出道道水线,滋润干旱的土地。

“这片地块大概有2万亩,属于港口抽黄灌区。”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总工程师陶续莹细算了笔经济账:“过去灌溉小麦一亩地用水在95到100方,如今使用卷盘式喷灌机,不仅亩均节水60方左右,还省时省人工……”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18%的人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生产,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

在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调度中心的电子大屏幕上,轻点鼠标,灌区水情、雨情、墒情和水闸控制等各类数据尽收眼底。

“我们以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为牵引,实现了水资源配置、供水调度和水旱灾害防御等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加快推进灌区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局长吕平介绍,目前灌区来水预报、需水预测、供水调度等更加科学、精准、可靠,供水计划编制时间由原来1—2周缩短为几分钟。

用更少的水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刘战东追求的目标。作为科学灌溉制度体系的试验场,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研制的水肥一体化精准高效利用技术于2021年起在我国新疆、河南等地推广应用,测产结果表明,冬小麦增产18%,夏玉米增产33%。

“目前,全国共建成167处灌溉试验站,在作物需水规律试验、灌溉制度研究、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刘战东说。

农业节水增效,农民积极性必不可少。杨荣新是获嘉县冯庄镇农民用水户协会会长,管着镇上3万多亩耕地的灌溉供水调度。“用放心水,交明白钱,”杨荣新言简意赅。冯庄镇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后,以往的无序争水转为有序浇水,不仅用水纠纷大为减少,也更省水了。在今年干旱年景,农业节水尤为重要,农户按节水灌溉制度有序浇地,抗旱用水总体有保障。

“截至2024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6.38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许德志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4年的0.53提高到2024年的0.58,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402立方米下降到347立方米,实现了灌溉面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 相关阅读
  • 破痛点聚合力 专家建言“金融活水”助力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民营经济正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专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服...

    时间:05-21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将于近日择机实施首次出舱活动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

    时间:05-21
  •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科宇航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5月21日12时05分,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泰景三号04星、泰景四号02A星、星睿十一号卫星、星迹源...

    时间:05-21
  • 水利部部署加强近期强降雨防范应对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5月20日,水利部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雨情汛情形势,针对性安排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发出通知,要求落实防御责任、落细防御措施,全...

    时间:05-21
  • 科技追“丰”正当时 打赢“三夏”关键仗

    原标题:科技追“丰”正当时 打赢“三夏”关键仗夏收、夏种、夏管是全年粮食生产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小满将至,正是“三夏”农忙时节,全国广袤的田野间,处处可见忙碌的“三夏”生产场景。 连日来,甘肃、河南等北方地区出现...

    时间:05-21
  • 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秘密”

    原标题: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秘密”科技日报贵阳5月20日电 (记者何星辉)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

    时间:05-21
  • 券商资管业务加速转型 “公募+私募”协同发展

    原标题:券商资管业务加速转型 “公募+私募”协同发展管理规模逼近10万亿元的券商资管业务正经历重塑,行业竞争加剧。在券商转型进程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应对大集合产品(运作模式参照公募基金)到期潮、获取公募基金牌照成...

    时间:05-21
  • 用地、财政、金融齐发力 城市更新迎来系统性支持

    原标题:用地、财政、金融齐发力 城市更新迎来系统性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 5月20日,住房和城...

    时间:05-21
  • 三方面发力筑牢“稳股市”根基

    原标题:今日视点:三方面发力筑牢“稳股市”根基近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时间:05-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