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许维娜)“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风向标。”日前,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五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上表示,中央层面首次系统部署的“1+3”政策体系(《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三项配套办法)实现制度突破,其中“授权运营”机制成为破解数据流动难题的关键。
作为数据要素市场的“风向标”,公共数据具有体量大、质量好、价值高的特征,目前已在农业生产监测、基层数据报送等多个领域取得应用成效。
胡坚波同时表示,当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仍面临供给不足、开放度有限、安全与成本困境等堵点。针对这些问题,“授权运营”通过“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的创新设计,在保障公共数据公益性的同时激活市场活力——政府通过“三重一大”决策将公共数据产品经营权授予运营机构,但禁止其参与再开发以防范垄断,同时鼓励第三方主体开展深加工,并配套建立多维监管体系确保运营透明。
在实践层面,各地已探索出差异化模式:福建采用“整体授权”统筹开发,北京实施分领域授权打造“金融专区”,浙江则按产品场景授权以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
面对全球数据治理格局的加速演变,胡坚波提出三项建议:以“基层报表一表通”强化政务数据共享,结合AI需求扩大公共数据开放并拓展授权运营场景;完善全国公共数据登记平台,打造“公共数据一本账”以优化供需对接;深化“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提升全社会供数用数积极性。他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共数据开发体系,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