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疆塔城:产业发展织就锦绣图景

2025-08-03 08:33:00

来源:光明日报

田沃野里,一株株玉米秆正铆着劲往上蹿,石葵也跟着扬起灿烂笑脸;广袤戈壁滩上,一面面光伏板、一台台风机正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绿电;工业园区厂房里,生产线上一派火热景象……盛夏时节,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热力”十足。各县市以实干为基、争先为标,铆足劲头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旅融合牵住游客心

晚风裹挟着啤酒的醇香,攒动的人影里尽是笑靥绽放。“三、二、一——干杯!”在2025新疆塔城乌苏啤酒节的喧嚣里,一家人举着刚免费接来的乌苏啤酒,笑着碰杯。

“本届啤酒节接待游客113.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1亿元。其中,啤酒节现场消费突破2.3亿元,文旅商品销售同比增长52%;交通、租赁等行业收入增长30%,催生超6000个临时就业岗位。”乌苏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于杰介绍。

雄奇与灵秀并存的乌苏,像一幅浓缩的新疆画卷。为牵住游客的心,一座浸透着古城驿站风情的城市服务中心在连霍高速旁拔地而起,这里有乌苏及周边各地的文化特产展销区、客房、餐厅、夜市等,今年5月1日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1.5万余人。

出了乌苏,车轮碾着风一路向东,没等尘沙落定,沙湾市的轮廓已映入眼帘。今年上半年,沙湾市旅游业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接待游客310.52万人次,同比增长28.17%;旅游综合收入21.73亿元,同比增长25.65%。

“粮仓、肉库”更满了

走进乌苏市西穆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一头头脊背宽阔、肚子圆滚的西门塔尔牛映入眼帘。

“西门塔尔牛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随着牛肉价格上涨,老百姓养殖的积极性更高了!”乌苏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四级主办孟峰说,随着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建设、养殖模式科学化推进,当地已建成4个千头牛养殖基地、1个万只多胎肉羊养殖基地。

塔城地区拥有“粮仓、肉库、油缸”美誉,如何进一步盘活近千万亩耕地、发挥近1亿亩草场的资源优势,成为当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道关键课题。

在乌苏市西大沟镇的麦田里,麦子刚收完。蹲下身扒开秸秆丛,藏在土里的玉米苗正在拔尖,在枯黄底色上点缀出星星点点的绿意。

“今年,我们小麦百亩连片实现了790公斤的高产,在地区数一数二!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还创新了‘一地双收’的小麦套种玉米模式,这样粮仓更满了,百姓的腰包也更鼓了。”乌苏市农业技术和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建业一脸自豪。

荒漠变身“绿色工厂”

地表温度直逼40摄氏度,也挡不住建设热潮。起重机巨臂在蓝天划出弧线,光伏板在荒原铺展成蓝色海洋,和布克赛尔县的戈壁滩上,“追风逐日”的新能源项目正把荒漠变成热闹的“绿色工厂”。

在县城东北部的荒原上,国网能源和丰煤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50万千瓦风电项目正稳步推进,67台风机正排着队“站军姿”。“按照计划,我们将在9月30日前完成67台风机吊装工作,年底实现并网,真正做到当年开工、当年发电。”项目经理徐志鹏介绍,项目选用的风机均来自新疆本土企业,从塔筒到叶片等关键零部件全是“新疆制造”。

年日照超2800小时的戈壁滩是天然的光伏工厂。申能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200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工人头顶烈日,正为7万多亩戈壁扎下153万根基桩,后续将安装约399万块光伏组件。

“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可满足16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减排二氧化碳240万吨,相当于植树1300万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塔城光伏项目生产经理陈涛给记者算起生态账。他介绍,项目建设期间将创造2000到3000个就业岗位,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改善双赢。(记者 靳昊 赵明昊 孙金行)

  • 相关阅读
  • 科协年会助力青年人才挑大梁

    7月1日至3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活动在北京集中举办,围绕“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主题,开展主论坛、专题论坛、平行论坛、发布、宣传与科普、展览展示与场景体验等6个版块百余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7月31日,中...

    时间:08-03
  •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第三致密天体存在迹象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员韩文标带领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这一成果是引力波天文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相关成果于8...

    时间:08-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