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赛事流量如何变成经济增量

2025-09-05 08:51:00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赛事流量如何变成经济增量

  赛事需求直接推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产业向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带动产业能级提升,对运营、技术、人才等领域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以来,“苏超”等群众性体育赛事频频“火出圈”,其流量红利正加速转化为显著的经济增量。凭借突出的“乘数效应”和“带动效应”,“苏超”成功撬动江苏全域消费增长,成为我国赛事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黔东南的“村超”到粤港澳的“龙超联赛”,再到各地持续升温的城市马拉松,持续增长的赛事流量不断激活内需,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赛事经济的持续升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赛事IP价值迅速攀升,多元收益实现量级飞跃。头部赛事IP凭借其稀缺性、高曝光度与强用户黏性,市场价值持续走高,版权费、赞助金额屡创新高,衍生品、特许经营等精细化商业开发不断拓展盈利渠道,为相关企业与主办城市创造可观收益。例如,2024赛季中超联赛单赛季版权与赞助收入突破16亿元;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及周边商品销售额突破7亿元;“苏超”赞助商百万级官方席位“一秒售罄”;等等。

  “票根经济”形成辐射效应,撬动多领域消费爆发式增长。门票不仅是流量的入口,更是带动关联消费的杠杆。大规模外地观众的涌入,直接刺激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购物等全链条消费,带来数倍至数十倍于赛事本身的直接收入,形成地方消费“爆点”。例如,常州凭“苏超”第三轮票根免费开放全部A级景区,外地游客量单周增长43%;成都围绕世运会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今年1月至7月体育消费规模突破400亿元;等等。

  赛事需求推动产业链重构与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赛事需求直接推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产业向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带动产业能级提升,对运营、技术、人才等领域提出更高要求。例如,“苏超”场馆扩容与智能化改造直接拉动建筑、安防、LED、音响设备订单增长逾三成;“龙超联赛”串联广东佛山龙舟制造、水上表演等12个产业链,带动产业增收超3亿元;等等。

  不过,我国赛事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不少赛事在短期爆火后未能形成持续影响力;赛制设计、宣传方式高度同质化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大型赛事资源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优质供给不足,且多依赖民间自发举办。对此,迫切需要持续优化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推动赛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赛事经济的生命力,源于其对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苏超”消除了职业体育与普通受众间的疏离感,提供情感出口和精神寄托;杭州亚运公共体育场馆赛后转化为市民文体中心,惠及居民健身需求。要将提升人民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放在首位,把“人”放在赛事经济的每个节点去感知、去回应、去赋能,将赛事经济效益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让赛事经济的红利真正惠及人们生活。

  深挖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文化是见证城市发展的“根”与“魂”,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苏超”成功根植于江苏“十三太保”间既竞争又交融的城市文化,“村超”魅力源于侗族大歌、芦笙舞等原生态的观赛体验,“龙超联赛”走红依托“叠滘漂移”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民间竞技。应立足本地历史、民俗、产业资源,打造可体验、可传播、可消费的赛事符号,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支撑。

  做好跨界融合,推动体育文化与赛事经济共同繁荣。单一的文化或体育活动,其影响力与经济价值往往有限,新的经济增长点蕴藏在不同产业的边界地带。“苏超”打造“体育+文旅/商业”嘉年华、成都世运会塑造“体育+城市形象”新地标、马拉松构建“体育+健康生活+城市营销”综合平台。要实现价值的倍增,就必须打破产业壁垒,通过“跨界融合”创造出全新的复合型体验和消费场景,催生新业态、延长价值链,实现“1+1>2”的经济效益。

  加强统筹规划,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弥合区域间的“赛事鸿沟”,打破融合壁垒,统筹多元主体,鼓励差异化、特色化赛事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社会创造活力,推动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赛事经济新格局。

  • 相关阅读
  • 国铁集团进一步优化儿童等旅客购票优惠措施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国铁集团对儿童、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残疾消防救援人员等旅客购票优惠措施进一步优化,动车组列车优惠(待)票价计算基础由公布票...

    时间:09-05
  • 财政部、水利部下达中央水利救灾资金7.326亿元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7月以来,受多个台风和强对流天气影响,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福建、山东、四川、甘肃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9月5日,财...

    时间:09-05
  • 铁路部门大力开行旅游列车激活消费潜能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官网消息,今年以来,铁路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基础保障力度,精心组织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为...

    时间:09-05
  • 政策加码助力楼市“金九银十”

    原标题:政策加码助力楼市“金九银十”“金九银十”历来是房地产行业的销售黄金期。近期,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助力“金九银十”销售窗口,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势头。 自8月下旬起,上海、苏州、长春等城市陆续推出楼市新...

    时间:09-05
  • 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活跃 应用场景拓展

    原标题: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活跃应用场景拓展本报记者 郭冀川 近期,脑机接口领域投融资活跃度显著提升。 9月初,上海脑韵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几乎同时,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控股子公司参股...

    时间:09-05
  • 动起来!体育消费站上新风口

    原标题:动起来!体育消费站上新风口盛夏的乡村篮球场人声鼎沸,“村BA”释放满满活力;在南方的室内雪场中,雪板飞驰,赛事接连不断;攀岩馆内,年轻人手涂镁粉,沿岩壁向上攀爬;射击靶位前,少年们凝神屏息,不断刷新成绩……这些新兴消费...

    时间:09-05
  • 具身智能技术助力 工业质检加速范式跃迁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孙阳)在工业智能化全面提速的浪潮下,具身智能技术正加快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今年以来,工信部明确部署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

    时间:09-04
  • 两部门:到2026年,75英寸及以上彩电国内市场渗透率超40%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

    时间:09-04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国债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三期)国债。 根据通知,本次续发行国债为1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1570亿元,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面利率与之前发行的...

    时间:09-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