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让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2025-09-07 09:08:00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让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夏日的一个深夜,江西省葛溪正太禽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鸡舍里,灯火通明。公司董事长韩纯正在设备间忙碌穿梭,为11万羽毛茸茸的小鸡“入住”做准备。“忙起来心里才踏实。每一次扩产,都是新的开始。”韩纯说。

韩纯喜欢称自己为农创客。回到家乡江西萍乡市芦溪县多年,韩纯仍然保持着满满的创业热情:他用新技术养鸡,带动村民增收;他牵头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吸引不少青年返乡。“一粒种子只有扎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创业就是想让家乡的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说。

坎坷创业

韩纯的起点不高,初中毕业后前往浙江一家印刷厂打工。繁琐重复的工作,让他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未来:“感觉学不到安身立命的技术。”韩纯决定返乡,这样既能照顾父母,又能在家乡发展新事业。

回到家乡后,他和父母经营一家小超市,自己开着货车穿梭于乡村小道,给杂货店运送食用油和啤酒。为了多挣点钱,他在送货返程时从农户家里收集土鸡蛋,再运到城里售卖。“那时候,我到处寻找挣钱的机会。”回忆起当时的情况,韩纯记忆犹新,资金短缺让他不得不四处奔走。

2005年,韩纯将目光投向养鸡行业。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养了500羽肉鸡、500羽蛋鸡、500羽本地鸡。

“这么干就是想算清楚,到底养哪种鸡更赚钱。”韩纯回忆,年底一算账,发现还是蛋鸡效益最好。于是他租了一个废弃的养殖场,开始了蛋鸡养殖。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2008年,他刚挂起“芦溪县正大蛋鸡养殖场”的牌子不久,一场灾难突袭。彼时,养鸡架毫无征兆地倒塌,蛋鸡被砸死一半,价值六七十万元的资产和心血化为乌有。韩纯经历了人生中最绝望的时刻。

命运似乎铁了心要考验他,后来受禽流感风波的影响,禽蛋产业受到重创,韩纯的仓库和办公室走廊全被堆积如山的滞销鸡蛋塞满了。

“鸡蛋贱卖到一二角一个,真的是血本无归。”关停鸡场另谋出路的念头,不断闪现在韩纯的脑海里。但骨子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让他选择了最“笨”的办法——自救。

这段经历虽然艰辛,却因鸡蛋的优良品质赢得湖南客户的口碑。风波过后,市场回暖,湖南客户点名要韩纯的鸡蛋,长沙4家批发市场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产品供不应求。韩纯笑着把这归功于幸运,但幸运的底色是他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实守信织就的。

“产品品质一传十、十传百,我们的鸡蛋供不应求,远销湖南、广东和河南等地。除了鲜鸡蛋,我们还有皮蛋等深加工产品。”韩纯自豪地说。

大胆探索

创业的旅途充满未知,但韩纯乐在其中。“我不会想结果如何,当下忙碌充实的每一天都会给予我力量。”他说。

如何扩大鸡蛋产能?韩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积蓄不够的情况下,韩纯作出大胆决定——贷款引进国外先进养鸡设备,希望以此突破产能瓶颈。

虽然设备引进来了,但“水土不服”给了韩纯一记闷棍:“国外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与芦溪不一样。设备刚投入使用时,产蛋率非常低。”

怎么改造设备,让其更适应当地环境?白天,韩纯围着机器转,琢磨每一个部件;晚上,他抱着说明书,一点一点学习,在草稿纸上反复推演改进方案。经过4个月攻坚,他成功驯服“洋设备”。

在韩纯看来,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密码是科技赋能。“科技让农业变得更聪明、更可控,也让农民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更高效。未来,科技创新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引擎。”他说。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韩纯意识到传统养殖的瓶颈:“好多养鸡场就倒在鸡粪处理这道坎上。”早期养殖场规模小,5000羽鸡产生的粪肥,农民还争相拉去肥田。可当存栏量跃升至1万羽、10万羽、20万羽时,堆积如山的鸡粪成为周边村民的噩梦,以至于投诉电话不断。韩纯尝试过建沼气池,免费为村民安装沼气灶,但因堵塞频发、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这一方式不尽如人意。

痛定思痛,韩纯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投资兴建有机肥厂,将令人头疼的污染源转化为有效资源。如今,有机肥厂每年为30余家种植企业输送5万余吨优质有机肥和沼液肥,滋养超过7万亩土地,形成了“养殖—粪污处理—种植”的闭环,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约1500吨。

在探索科学养殖的路上,韩纯的脚步从未停歇。2018年,他与江西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验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本地常见的紫珠草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一个念头闪现:能否将其用于蛋鸡养殖?他立即带领团队投入中药养殖创新研发,并进行配方试验,反复调整配方配比。

“试错了,就再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次‘不行’都是离‘行’更近一步。”他们最终研发成功并获得专利。这项创新专利既减少抗生素用量,又提升了鸡蛋品质。

2021年,韩纯又引入智能化养殖系统。以智提质,数字科技不仅可以赋能生产管理,让农业尽显科技范儿,还可以催生更多产业变革和发展动能。

如今,走进葛溪正太公司的鸡舍,俨然进入一个科幻世界:恒温恒湿,模拟自然光照,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实时显示每一栋鸡舍的环境数据和鸡群状态。“以前一个工人最多管理5000只鸡,现在一个工人能轻松管理12.5万只鸡,人工成本降低80%。”生产经理孔育玲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情系桑梓

只要坚持,必有收获。从当年只有6人的小作坊到如今拥有137名员工、560余亩现代化产业园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养殖蛋鸡起步到如今存栏50万羽、年产鲜蛋1万余吨、年产值超亿元:韩纯用20年时间成功引领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然而在他心中,企业发展应该与带动乡亲共同富裕紧密结合。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韩纯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创新推出帮扶机制,构建了统一鸡苗采购、饲料配送、技术服务、鸡蛋销售、资金协调的帮扶模式。

村民刘小明夫妻的经历是对这一模式的生动注脚:“以前在外打零工。多亏韩纯手把手教技术,现在我们两口子在养殖基地工作,一年稳稳当当挣10多万元。”

2018年,韩纯计划在山水村拓荒200多亩山地发展林下种养,起初应者寥寥。村民易建群说:“咱这山旮旯能搞种养吗?”

为了打消村民疑虑,韩纯作出“不管盈亏都分红”的承诺。散养基地建立后,20多户村民率先在家门口就业;合作社一成立,又有30多户村民跟着在家散养土鸡。“现在合作社有几十户人,守着家一年也有2万多元的收入。”合作社负责人李腾荣的喜悦溢于言表。2020年,韩纯将合作社的成功模式推广开去,在芦溪县建立起12家合作社,带动53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近2万元。

勇担社会责任,韩纯同样走在前列。2022年,韩纯接任芦溪县播爱协会党支部书记,推出“阳光助学计划”——不仅提供经济援助,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任何企业都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因此,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应有之义。”韩纯说。

今年,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韩纯没有休息,就带领党员先锋队扎进芦溪县山水村,与村民共同商议发展乡村旅游的事情。

为了让乡村旅游更有吸引力,韩纯请来老专家驻村指导,在油茶林、桃林和竹林分区打造生态农场。游客在这里吃生态鸡、买生态蛋、赏生态景。

在旅游业的驱动下,更多“化学反应”正在村里发生。去年,有一批青年返乡搞起了民宿,旅游旺季时一天能接待二三百名游客。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的不仅有更加兴旺的产业,还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以及不断铺展的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

目前,韩纯的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他正筹划将基地升级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打造集智慧养殖、有机种植、科普教育和农创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让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他语气坚定地说,“这是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名企业家最重要的目标。”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原标题:中国“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能与人对话交流的人形机器人前围满体验者;人脸识别设备犹如“AI医生”,通过眼部扫描即可完成远程问诊并生成健康评估报告;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大桥让参观者直观读懂世界级大...

    时间:09-07
  • 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如何“扩容”?

    原标题:新华视点丨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如何“扩容”?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次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其算力总规模达300PFLOPS;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标志着一个国家级算力“智慧大脑”初步形成;Deep...

    时间:09-07
  •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

    原标题: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记者从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获悉,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和绿色治理指数6日发布。治理评价结果显示: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为64.94,提高了0.07,提升幅度趋缓;20...

    时间:09-07
  • 用惠农惠民举措助力农民增收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启动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启动。 据介绍,从9月初持续到11月底的金秋消费季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其间各地各部门将组织开展多领...

    时间:09-07
  • 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原标题:两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个...

    时间:09-07
  • 财政部水利部下达7.326亿元资金

    原标题:财政部水利部下达7.326亿元资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9月5日,财政部、水利部下达中央水利救灾资金7.326亿元,用于支持北京等受灾地区开展水利工程设施水毁修复工作。 7月以来,受多个台风和强对流天气影...

    时间:09-07
  • 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蹄疾步稳

    在沪苏浙交界处的太浦河上,全国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方厅水院日前竣工。为推动这一跨区域项目顺利实施,三地创新审批制度、探索一体化审批模式: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主动赋权给上海青浦,由青浦牵头负责项目信息报送、...

    时间:09-06
  • 沈白高铁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

    原标题:沈白高铁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 本报长白山9月5日电(记者任爽、刘勇)4日,东北地区重要长大高铁——沈佳高铁沈白段(沈白高铁)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在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前的“热身”试跑期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