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夏晓伦)清晨六点,北京朝阳区的李先生通过手机下单的新鲜果蔬已配送到家,这是即时配送服务的日常写照;与此同时,山西临猗县的果农正在电商直播间里打包刚采摘的苹果,这些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的鲜果,将在48小时内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这两个跨越城乡的消费场景,正是当下我国电商平台激活多元消费的缩影。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品质化、即时化、下沉化的鲜明特征。各地区各部门也明确提出深化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发展新型零售模式,为电商行业发展指明方向。数据显示,2024年即时零售规模达7800亿元,同比增速高于网络零售整体增速,30分钟达的即时消费成为居民消费新增长点。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电商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即时零售通过“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即时配送”的闭环体系,实现了商超、医药等多品类的高效履约,消费群体也持续扩容。
以电商平台京东为例,其在消费趋势洞察与实践上持续发力。在近日举办的京东超市11周年发布会上,京东超市宣布未来三年用户数目标将增至5亿,围绕“商品、品牌、品类、渠道、效率”推出五大助力举措,全面赋能品牌高质量增长。
依托覆盖全国的仓储网络,京东实现90%区县“211限时达”,并通过全链路数字化帮助供应商优化生产。针对下沉市场,其“卫星仓”模式与区域商超共建配送体系,让县域消费者享受同等时效服务。在产业赋能方面,京东超市启动产业带扶持计划,推动地方特产上行,同时推广绿色包装回收,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有专家表示,从城市到乡村,从生鲜到家电,电商平台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迭代,不断拓展消费边界。随着供应链韧性增强、城乡渠道贯通、绿色消费普及,电商平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未来,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行业企业将继续深化消费洞察,以多元举措激活市场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