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地球储碳的“胃口”有多大?

2025-09-22 09:21:00

来源:科技日报

地球能“吞”下多少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在问地球的“胃容量”有多大。人类一直以为,地壳深处那些沉默的岩石构造,就像宇宙黑洞一样,能无休止地吞噬人类制造的碳排放。毕竟,把二氧化碳“埋”进地下,听起来很靠谱,就像把垃圾塞进一个永不溢出的垃圾桶。但最新研究显示:这个“垃圾桶”其实是有盖子的,而且,可能正在快速逼近它的极限。

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近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揭示,地球通过岩石构造进行地质碳封存的“实际容量”上限约为1.46万亿吨。别看这个数字庞大得像天文单位,按照当前全球减排节奏,这个额度可能在不到180年的时间内就被用光。这意味着,如果继续把“埋碳”当作气候危机的万能解药,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发现地下的“空位”已经满了。

科学家没有盲目乐观地假设所有地层都能封存碳,而是像给地球做一次全面体检:他们排除了地震活跃区、生态敏感地带,避开了人口密集的城市下方,也剔除了政治动荡、政策不支持的区域。最终得出的是一个更现实、更保守的总数——1.46万亿吨二氧化碳。

这一容量即便全部用尽,最多也只能让全球变暖逆转0.7℃。要知道,现在已经比工业化前升温了1.2℃,人类正拼命想守住1.5℃的防线。换句话说,单靠“埋碳”,连一半的账都还不清。

科学家也坦承,这不是最终答案。他们还没算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比如未来会不会有更高效的捕碳机器,或者更安全的封存方式。但正因如此,人类更需要清醒:地质碳封存不是“无限续存”的保险箱,而是一个有限的“应急工具箱”。

真正可持续的出路,不能仅靠地球“消化”,而是要从源头把控,否则终有地下碳库满仓的那天。

  • 相关阅读
  • 浙江中欧班列今年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乔雪峰)9月17日,2列满载日用百货、电子元器件、新能源设备等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先后从义乌西站驶出,标志着2025年浙江中欧班列(含中亚方向)累计开行已突破1000列。 “今年浙江中欧班列开行情况持...

    时间:09-21
  • 北京中亚班列阿拉山口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行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乔雪峰)9月21日,由中国铁路北京局丰台机务段担当牵引任务,满载55个40英尺集装箱汽车零配件、废水处理设备的中亚班列从北京铁路物流中心高末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开往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这标...

    时间:09-21
  • 文为魂农为基旅为体 合力绘就“农康文旅”融合新图景

    醒狮腾跃间,明清青砖瓦房与现代康养设施相映成趣,市集里的汤馄饨冒着热气,非遗茶果子工坊前游客排起长队,身着明韵衣冠的市民穿梭古巷……连日来,在广东省博罗县山下村,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罗浮山下”庆典正在上演。 中央...

    时间:09-21
  • 数字化规模化助力地方农特产业提升发展效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头连着农村的发展,一头连着群众的幸福生活。 作为特色农产品,陈皮产业长期面临着“产地分散、标准不一、价格不稳”等行业痛点。如何从流通环节切入,推动产业链条走向透明与规范,是行业亟...

    时间:09-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