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孙阳)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行业智能化已迈入加速跃升的关键期。在此进程中,智能化不再停留于技术层面的“尝鲜”与搭建,而是向着场景落地的“深水区”挺进,从“建好 AI”的基础设施布局,全面转向“用好 AI”的价值挖掘。
成立于2022年5月的华为制造业务与大企业军团,目前业务覆盖汽车、机械电子、重工、轻工业等制造行业,以及零售、建筑地产、软件与高科技等众多领域。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如何加速在研发设计、销售管理、计划管理、制造执行等场景落地,赋能企业新价值创造,已经成为新的命题。
日前,华为副总裁、制造与大企业军团CEO刘超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表示,强大的基础模型和高质量行业数据结合,使得AI在企业获得更高的可用性。
“例如,制造行业的质量检测场景,已经实现了基于20万张图片数据,预训练出具备高泛化性的CV质检模型。在部署个性化的场景时,不再需要收集上千张图片重训练,仅用不足百张图片微调,即可实现高精度检测。”刘超介绍。
去年,江淮尊界超级工厂与华为合作,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华为loT、数据治理、数据湖等技术和解决方案,尊界建立覆盖来料、制造、成品、交付全流程的“原子级”质量管理体系,对26000余处关键质量数据进行分析与追溯。同时,通过构建“集团-工厂”两级智慧工厂架构,连接上万设备,提升生产质量和制造效率,关键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了16.7%。
在刘超看来,Agent还进一步拓展了大模型的自主能力,推动AI从辅助角色升级为人类的帮手。以汽车行业为例,研发工程师从事产品定义、开发设计、功能测试、故障分析等工作,都涉及基于行业专业知识的复杂操作。而Agent可以基于岗位需求,实现任务的自主分解与自主编排。
当前,零售行业已进入全渠道融合的新时代。消费者对个性化、便利性和即时性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零售商需要提升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效率,以减少滞销和缺货损失。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围绕“人、货、场”等零售要素实现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识。
据了解,在美宜佳智慧零售门店项目中,华为通过盘古大模型、数字人、大数据中台产品,帮助企业打造智慧导购、数字员工、智能订购等创新方案,单店人力成本下降约10%/月,实现全国3.6万家门店智慧化运营。
“在与客户的合作中,华为负责提供算力底座、基础模型及行业解决方案,结合自身经验帮助客户‘数智赋能’。”刘超介绍,华为长期坚持投资基础领域研发,通过昇腾/鲲鹏/鸿蒙/欧拉等根技术,为数智化升级打牢技术根基;同时,通过总结共性需求,把华为自身数智化转型升级的经验以产品和服务提供给行业客户,联合伙伴持续打造细分行业的场景化解决方案,从而助力以制造为代表的众多行业企业,加速智能化落地和价值变现。
“深耕行业,让智能生根”是华为制造业务与大企业军团的价值主张。刘超认为,AI 落地企业的路径已愈发清晰,要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让AI真正快速转化为驱动业务增长的核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