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赵竹青)9月20日,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未来网络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活动”在合肥举行。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未来网络作为"十四五"时期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通过顶层设计、技术研发、设施建设和产业应用的多维协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网络发展路径,为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活动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通信管理局联合主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承办,以“网联万物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院士专家、政府代表、科研学者及企业负责人,聚焦未来网络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与场景落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表示,未来网络关键技术突破与AI的深度耦合,是打通“人工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核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善林聚焦低空经济,提出低空互联网、低空飞行器网络、低空工业互联网是发展关键,需构建架构体系、攻坚核心技术,破解连接、传输、安全难题,抢占低空经济赛道先机。
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新型工业网络创新发展研究报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中心主任黄韬发布“全球未来网络产业链图谱”。黄韬表示,我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已覆盖40城、支撑130余项技术试验,建议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