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能源汽车为何越来越受欢迎

2025-10-11 09:10:00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为何越来越受欢迎

国庆中秋假期,开新能源汽车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和使用率在加速提升。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时期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已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到年底这一数字有望突破50%。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目标已提前超额完成。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见”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更好开了”。“十四五”期间,行业企业加大投入,攻克一批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性能。例如,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动力电池单体成本降低30%,但寿命却提高40%,充电速率也提升3倍多,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从2020年的16.2%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62.1%。与此同时,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全国配建大功率充电设备的充电站达到13379座,大功率充电枪超10万个。这些新基建,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使用体验。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新能源汽车不仅引领着当前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也日益突出。过去5年,我国抢抓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机遇,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不仅重塑了汽车产业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体系,而且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欧美日韩车企凭借百年积累的技术壁垒、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成熟的品牌认知,长期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自主品牌乘用车不仅市场占有率低,而且大部分位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电动化与智能化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为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带来难得机遇。在新能源汽车强劲驱动下,今年前8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264.2万辆,占有率接近七成。更重要的是,在以蔚来ES8、问界M9等为代表的高端车型带动下,自主品牌产品攻进了BBA堡垒,实现了品牌溢价能力向上突破,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领先”向“价值引领”转型。

从出口看,新能源汽车也在加速驶入全球市场。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当前,新能源汽车不仅已成为我国汽车市场主导力量,身边绿牌车随处可见,而且在一些传统汽车强国的大街上,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多。在上个月举行的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一名德国观众试驾后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体验和交互水平已经超过很多传统欧洲品牌,“新鲜正转化为信任”。在引领全球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注入强大动能。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不仅深刻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也在加快重塑全球汽车供应链。前不久《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已有1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榜。其中,宁德时代居第五位。与中国整车和供应链企业合作,搭载来自中国的电池与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越来越多跨国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的最优选择。

从新鲜驶向信任,我国新能源汽车今日之领先地位,不仅源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善高效的供应链、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快速的技术迭代文化和勇于尝试的企业家精神,也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引导和支持、基础设施的“超前布局”。这种从整车到供应链及基础设施全方位的创新突破,不仅重塑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也为世界科技进步和消费者福祉贡献着重要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 相关阅读
  • 中国“两山”理念实践成果亮相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人民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当地时间10月9日,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当天,自然资源部以“中国‘两山理念’促进自然资源变革性保护”为主题的中国专场活动在开幕首日成功举办。专场活...

    时间:10-11
  • 破万亿度!从用电量看经济增长新动能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文编辑:杨曦...

    时间:10-11
  • 罕见岩画揭示人类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考古学家在沙特阿拉伯发现了罕见的可追溯至1.28万至1.14万年前岩画,内容描绘出了人类如何适应当时当地干旱的环境,并在其中生活。这项研究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人类从2.5万—2万年前...

    时间:10-11
  • 机器学习设计出内在无序蛋白质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哈佛大学与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能够从无序蛋白质中排序,设计出具有特定性质的内在无序蛋白质(IDPs),从而突破了当前人工智能(AI)工具在解析约30%人类蛋白...

    时间:10-11
  • 新策略实现芯片上纳米尺度光操控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陆成宽)我国科学家在纳米尺度光操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记者10日获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实现芯片上纳米光信号的高效激发与路径分离,为开发更小、更快...

    时间:10-11
  • 事关新兴产业安全发展!工信部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信微报”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将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丰...

    时间:10-10
  • 双节“异地小城游”热度高 “分段式”出行成趋势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夏晓伦)“提前6天拼假出发,不仅机票比假期高峰便宜近四成,景区里不用人挤人,还能跟着当地渔民体验撒网捕鱼,这趟‘错峰游’既省钱又走心。”武汉张先生的出行体验,体现了双节期间众多游客理性出行...

    时间:10-10
  • 事关秋收秋播!两部门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方经纶)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10月9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预计10月10至12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仍多降雨天气,陕西中北部、甘肃陇东、...

    时间:10-10
  • 行业报告:双节假期烟火小店流量增长 县域旅游火热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焦磊)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激发我国出行和消费市场的新活力。10月9日,“高德扫街榜”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长假出行消费报告》显示,长假期间全...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