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作者:王军
出版时间:2003年10月
推荐人:作家刘一达
上个世纪,是北京急剧变化的百年。对于文明积淀深厚的这个历史名城来说,这仅仅是其沧桑变幻的一个瞬间。而这个瞬间所爆发的力量,至今仍使这个城市保持着一种历史的惯性,塑造着它在今天以及将来的形态,有体有形地影响或决定着这里每一个人的生活。
《城记》试图廓清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空间演进,还有为人熟知的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悲欢承启;历史见证者的陈述使逝去的记忆复活,尘封已久的文献、300余帧图片让岁月不再是传说;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建筑师多劫的人生,演绎着一出永不落幕的戏剧;这一切的缘起,只是因为北京,这个“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拥有一段抹不去的传奇。
在这本书中,作者复活了北京城半个世纪的沧桑回忆,他曾把这本书叫做《城祭》,后改作《城记》,但有评论说,这是“一部北京老城的死亡档案”。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
作者:亨利·M·罗伯特
译者:袁天鹏、孙涤
出版时间:2008年4月
推荐人:出版人、语词收藏人黄集伟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最广受承认的议事规范。这套规则对如何提出议事事项、如何听取和发表意见、如何提出动议和如何表决,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罗伯特议事规则》蕴涵着丰富的理念,包括:法治、民主、权利保护、权力制衡、程序正当、程序性竞争、自由与制约、效率与公平。但罗氏规则又毫无矫饰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套“工具”。
本书曾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节本。由格致出版社出版的第10版内容更详尽,更周延。黄集伟表示,看这本书时发现,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所谓“书”,而更像一本“产品”使用手册。不同的,是它介绍、说明、规定的那款“产品”不是冰箱、彩电、微波炉,而是民主。本书最早的引介者是孙中山。民国六年春,孙中山先生即为本书最早的缩写本撰写过一篇意义至今尤锐的中文版序言《民权初步》:“民权初步始于程序”。这意思等于说,民权乃至民主,要从“鼓掌”学起,要从“起立”“议程”“电话”“计票”“附议”“决议”“选举”“发言”“表决”学起……照直说,民主始自“开会”。
《中国新闻舆论史》
作者:林语堂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推荐人:出版人、语词收藏人黄集伟
黄集伟认为,以“启蒙”扼要概括林语堂早年以英文写作出版的《中国新闻舆论史》一书要义,也大致妥当。该书要言不烦,“新闻舆论史”命题下大部分敏感话题几无遗漏:从古代舆论批评,到自打诞生就与新闻规律满拧的国产报纸;从政治高压下无数短命杂志,到匪夷所思的审查制度,均都娓娓道来,无一避讳……难怪黄集伟声称:“读该书时总在恍惚——林语堂那一行行一句句宏论排山而来,感觉是在读他新写的博客,更新时间是今儿个一大早。”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作者:汪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