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好书推荐

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

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

2016-01-29 14:16:25

来源:新华悦读

  1931年的“九一八”,是众所周知的国耻日,更是张学良的耻辱日。从这天起,他被戴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帽子,跌入名誉最低谷。

  人生荣辱如草之荣枯,并没什么好稀奇的,但人生的荣之至,辱之极,仅隔一年,且发生在一个日子里,恐怕并不多见。

  两个就职典礼:一个是丢了家的司令,一个是亡了国的皇帝

  1934年3月1日,张学良戎装由汉口渡江赴武昌“剿匪”总部,宣誓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职,各将领及各界代表参加典礼者600余人。

  1934年3月1日清晨,在长春郊外一个用土垒起的“天坛”上,溥仪穿着龙袍告天,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康德。晚宴上,溥杰带头高呼: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东北三省自从1918年张作霖就任东三省巡阅使,直到“九一八”,13年间一直是张氏父子的天下。日本人几次鼓动张氏父子宣布东北独立,成立一个脱离中国的“独立王国”,张氏父子坚决不从,最后,张作霖因为不要这个“皇冠”被日本人炸死了,张学良因为不要这个“皇冠”被日本逼出东北。张学良离开后,日本制造了一个“满洲国”,将末代皇帝溥仪接到东北,于1932年3月就任“执政”,1934年改称皇帝。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两个就职典礼在同一天,两个典礼又有着那么密切的联系。如果张学良不是东北人,如果张学良没当过“东北王”,如果日本人没劝过让张学良做东北的“皇帝”,如果东北不是在张学良手里丢掉的,这两件事即使发生在同一天,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写的。恰恰溥仪捡的“皇帝”帽子是张学良不要的,但溥仪“统治”的疆土正是张学良要夺回的;老家的房子、土地被人占了,又被别人改了姓(本来是中国的一部分,却变成了“满洲国”),他却在武汉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司令,而且他要打的人正是想帮助他夺回老家的人。

  东三省的司令跑到豫鄂皖三省当副司令,亡了国的皇帝捡个东三省“皇帝”,两人同在一天就职,悲哉!怪哉!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