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好书推荐

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

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

2016-01-29 14:16:25

来源:新华悦读

 

  两个1月13日:夜幕降临的一天和天快亮的一天

  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被武装押离南京,正式踏上了漫长的、颠沛流离的囚徒生涯,他的一切希望开始破灭,自己也意识到等待他的将是漫漫长夜。

  1988年1月13日,台湾“总统”蒋经国逝世,他暗无天日的幽居岁月才正式开始逐渐解禁,他也清楚地意识到黑夜即将过去,因为“启明星”隐退了,离天亮也就不远了。

  第一个1月13日,对于张学良来说,是最黑暗的一天。

  第二个1月13日,是他看到光明的一天。

  他因为扣押蒋介石而被囚,蒋家王朝不垮,就没有他重见天日的一天。张学良被囚和被放没有十分明确的日子为标记。如果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的那天(1936年12月26日)开始算,那时还没宣布他有罪;如果从1936年12月31日宣判那天开始算,1937年1月4日国民政府又发布特赦令。解禁也是这样,1959年蒋介石就给了他“自由”,但他并没有得到,蒋介石死了,蒋经国上台,他和“小蒋”个人关系不错,但“小蒋”给他的也只是“下小馆”、上教堂的自由而已。

  最实际的起点应该是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被押离南京。张学良也是在这一天真正明白了蒋介石不会放他了。不离开南京,他还有一线希望,一离开南京,说明蒋介石不允许任何人再替张学良“求情”了。

  最实际的终点是1988年蒋经国死。因为张学良被囚,不是依据党规,不是依据国法,也不是军法,而是蒋家的家法。既然是家法,那只有蒋家人退出历史舞台,他才有希望。后来的情况也正是这样。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