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好书推荐

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

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

2016-01-29 14:16:25

来源:新华悦读

  1946年至1991年:张学良在台湾这45年里,一天都没离开台湾岛一步。直到1991年去美国探亲,张学良才算走出台湾。有的台湾人说,张学良在台湾一直是自由的,不像大陆人说的那样,“什么幽居”。既然是自由的,为什么等到91岁才去美国走一趟呢?哪有一个无事可做的老人愿意在一个孤岛上一待就是45年呢?妻子病了,不能去照顾,儿子死了,不能去看上一眼,这“自由”的含义是什么?

 

  两个8年:看着都自由,实际都不幸福

  1928年至1936年是张学良执政的8年。

  1993年至2001年是张学良在夏威夷漂泊的8年。

  前一个8年以他父亲血溅皇姑屯为起点,其间,经历了枪毙杨常之难、中东路战争失败之羞、“九一八”日本占领东北之恨、华北下野之冤、奉命“剿匪”之痛,终点是西安事变,也是他政治生命的夭折,更是他身陷囹圄50多年的起点。这8年何来幸福?!

  最后一个8年,说是闲云野鹤,却是一只满身伤痕的病鹤。天天面对着大海,想回家身体不做主,病魔缠身;盼亲人,亲人都远在大陆、台湾、美国本土。定居夏威夷是奔五弟而去,五弟先他而走,身边唯一的亲人是赵一荻,赵一荻又先他而去,百岁老人,整天坐在轮椅之上,孤悬海外,有何幸福可言?!

  两个8年,其间之苦、之痛、之孤、之凄凉,只有张学良自己知道。

  也正是这两个8年里,张学良的后脑勺上生出了两条政治“辫子”,被人抓住了。前一个8年被抓住一条,后一个8年又被抓住一条,之所以被抓住,大概都与他的自由度有关。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