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外公布:截至6月30日,全国今年下达陕西省的47.43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全部开工,比全国提出的11月底实现全面开工提前了5个月。除计划内的790个项目外,还超计划开工9个,其中直接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的经适房和限价房达到13.36万套,1030万平方米,它们将陆续上市,这对于分流市场需求,稳定房价将起到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保障房融资瓶颈等问题的破解,保障房建设有望全面提速,这或将冲破房价的最后防线。
突围保障房
陕西签下47.43万套军令状
2011年,陕西省与国家签订的目标任务是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7.43万套,建筑总面积达3000万平方米,任务是2010年的2.5倍,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纵观周边省份,经济较为发达的河南省、湖北省本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分别为42.09万套、36.86万套。而2010年,陕西省国民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17名。
陕西省政府要求,2011年省本级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支出,其中用于城乡居民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占到近1/3。全省地方债券90%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土地出让净收益10%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2011年1月,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2011年度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将47.43万套分解到各市,并将目标任务列入了省委、省政府对各市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中。其中,西安市的全年任务达到8.7万套,相比2010年已经翻了两番;咸阳市的保障住房开工面积也将在2011年超越商品房开发面积。
仅在任务分解的2个月后,省政府就举办了30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同时,为了确保工作的落实,陕西省制订了《陕西省住房保障工作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开始采取月排名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市进展情况进行督察,对进展缓慢的城市实行约谈和问责。考核办法按照百分制执行,评价体系共涵盖4个评价类别18项指标,各地市的得分情况全部在新闻媒体公布。
在这样的考核办法下,地市领导压力陡增,而更严格的是,从今年起,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不落实的市县,还将停批商业开发土地供应手续,不得进行土地招、拍、挂。
5月26日,省政府依据考核结果和核查情况召开了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点评会,省级有关部门对各市进行点评,排名靠前的城市介绍经验,排名靠后的城市分析原因,汇报整改措施。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在会议上强调,能否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各地要领会和把握好保障性住房各项政策,抢抓机遇,确保6月底前全省保障性住房实现全面开工。
政企合作
破解保障房建设资金困局
如此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资金自然成为一个难题。
陕西省的大多数县级财政困难,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和廉租房资金缺口很大。为解决这一难题,省政府决定采取政府加企业,吸纳企业资金,争取企业支持的创新模式。
为了让更多资金流向保障房建设,陕西省巧妙地将政府建设力量和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成立了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直接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划拨、回笼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由省财政出资10亿元,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出资30亿元共同组建而成,采取市场融资的方式帮助市县政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县政府按照属地原则与该公司签订目标责任合同,省财政按预算级次下达中省补助资金,市县财政部门落实本级资金配套,由保障对象所在地的政府组织回购。
截至6月底,公司筹措了100-120亿元支持配套资金困难的市县建设廉租住房和公租房,已与10个城市签订了89个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总规模7.24万套,支持金额90.23亿元。对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省财政按每套50平方米、每平方米300元补助。
13.36万套保障房今年陆续上市
7月4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外公布:截至6月30日,全国今年下达我省的47.43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全部开工,既实现了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点评会提出全面开工的承诺,又比全国提出的11月底实现全面开工提前了5个月。除计划内的790个项目外,还超计划开工9个,开工项目总数占目标任务项目个数的101.1%,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陕西省在建的2008—2011各年度、各类别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总投资达到116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进展顺利。全省新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27399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5.4%。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580亿元左右,达到全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5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规模达3000万平方米,与房地产开发施工规模相当,其中直接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的经适房和限价房达到13.36万套,1030万平方米,它们将陆续上市,这对于分流市场需求,稳定房价将起到重要作用。
或冲破房价的最后防线
在国家大力推动各地保障房建设进度,限购、限地价等多重调控措施下,5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持平或下降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房价涨势继续趋缓。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保障房融资瓶颈等问题的破解,保障房建设有望提速,其对高价商品房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预测,未来全国保障房销量占比将达到30%以上,其占部分城市住房销售量的比例或将达50%,保障房的销量将直线上升,这意味着目前商品房的库存量会进一步增加,开发商的销售压力也会加大。
北京万科董事长毛大庆认为,随着保障房大批上市,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将发生质的改变。一方面大量上市的保障房将迅速拉低市场成交均价,另一方面,资金链越来越紧张的开发商也将选择加速降价打折,抓紧销售回款入袋为安。
“目前,西安房价实际上已经行至一个将跌未跌的临界点,就差压到房价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一致力于研究西安房地产价格走势的专业人士说。
该专业人士进一步表示,打破一个僵局往往需要一个外力。现在可以预见的是,短时间内这个打破僵局的外力,不太可能是更加严厉的新政叠加,而极有可能是政府早已承诺兑现的大量保障房的入市。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开发商所坚守的价格防线比喻成断裂带上的地壳,看似稳定的地壳下面因地质运动不断累积着应力,这时候一旦外力介入,就足以引发地质震颤。”上述专业人士说。
“应该说,开发商一同坚守的价格防线越发疲软了,加上今年3000万平米保障房供应,我个人觉得降价几乎是肯定的。未来一旦价格下挫,保障房至多是导火索,并不是根本原因。”地产评论人士李青说。
李青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自去年开始,全国上下针对住宅品市场的“三限”,让开发商在成交量和回款量上无法动弹,日益趋紧的资金链才是开发商纠结降与不降的根本症结。事实上,降价的压力早就已经显现。开发商所普遍寄予的通过“春季住博会”刺激成交量大幅回升,继而避免未来在数月量价齐跌的原有目标没有实现,这样一来,在这场价格坚守战中,开发商几乎退到了最后一条防线。
“开发商目前在现金流上的压力,远超外人所能想象。许多年初已经获批的贷款到现在还没放款,从紧的货币政策、几次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目前可放出的贷款极其缓慢有限。他们原本打算在五、六月份大量出货,先拿到足够首付款落袋为安,获得喘息的时间,但就是这样的一种期盼也被越来越理性的购房者,以越来越浓烈的观望态度让大多数开发商绝望了。”李青说。
李青认为,用“内外交困”来形容未来数月开发商所要面对的降价压力毫不为过,没有良好充裕的资金储备,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一旦导火索拉响,就没有抵御房价下跌的资本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