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面对房地产调控,领导说,银行很抗跌;银行说,没那么抗跌;房企说,不可能那么跌。
为了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银监会在今年二季度进行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7月末,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即便是最坏的情况,哪怕房价下跌50%,“我们的不良贷款都可以承受,银行业不存在着被房地产商挟裹这一说法。”
刘明康说,到去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正在不断提高银行抗风险的能力。现在的拨备已经有13000亿,足以抵挡房价理性回归所带来的近期和中短期风险。测试的结果,将加强各家银行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信心。“从长远来讲,对房地产市场的科学调控,对银行是个福音。”
但业内人士对此“福音”并不买账,多位银行业分析师对此存疑。他们认为,在分析房价下跌50%对银行的影响时,需要更全面的考量和逻辑。“别说50%了,就连房价下降20%,银行都扛不住。”某国有大行研究部门人士表示。
面对不断加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银行业抗跌的信心有多足?房地产商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是多少?老百姓呢,怎么抗?
嘉宾
曾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银行研究室主任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范小冲
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裁
孙飞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金融投资委员会主席
匿名房地产开发商
银行的“底线”在哪里?
曾刚:实际上银监会的压力测试并不是针对平常状况,而是针对可能性极小的极端市场情况下所作的检测。这个“50%”是银监会为了进行压力测试所进行的硬性假设。银监会把这指标设置成60%、70%都可以。就像针对自然灾害进行防灾预案一样,做预案并不意味灾害将要发生。
我们很难说清楚房价下跌银行扛不住的底线在哪里。但从房地产贷款这项业务来说,如果要得出这个临界点,就必须掌握每年全国银行贷款的数据以及不同地区的购房价格。这个数据是很难掌握的。
鲁政委:银行支撑不住的临界点到底在哪里,并没有人能够得出。首先,我们调控房地产的目标,是把高房价调整下来,还是不再让其继续猛涨。这个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其次,理论上老百姓希望房价下跌越多越好,但是在中国资产价格下调难度非常大。最后,由于市场临界值要求非常准确,而做到精准调控的难度则非常大。
如果中国资产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将会对中国的银行业以及中国宏观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因为房地产以及房地产的资金“上家”银行都是高杠杆、高负债的行业。一旦出现资产价格向下剧烈波动,那么房地产、银行业、宏观经济都要遭遇巨大风险。同时,要精准调控资产价格是非常困难的。
范小冲:银行的压力测试是静态的测试,尽管结果显示可以承受房价30%到50%的下跌,但是实际上银行无法承受。因为房价一旦下跌到这个幅度,就已经说明中国经济硬着陆了。这样的风险是承受不住的。但是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孙飞:银行抗跌的临界点,我认为,由于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房地产按揭首付较高,房地产信贷在商业银行比重还没有到足以要挟和绑架商业银行的程度,因此即便是房价下跌到30%或50%,银行也能抵御。
房地产商的“底线”在哪里?
范小冲:房价下跌30%到50%,房地产商也承担不起。但由于房地产商大小不同,所在城市不同,楼盘位置不同等因素,导致无法用一个具体数据来说明,房地产商可以扛住多少跌幅。我认为,如果房价下跌10%到20%,整个行业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如果房价真的下降到这个幅度,意味着有些中小开发商将被大企业兼并重组。而有些企业可以扛得住,但是不得不降价销售。这些“扛不住”的表现都要视不同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