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看来,个人房贷虽然回笼周期长,占银行的业务比例也不高,但它对于银行来说却是一笔优良资产,相比企业贷款等业务坏账率要低很多,属于稳定投资。因此对于资源充足的国有银行或一些大的股份制银行来说是绝不会放弃个人贷款业务的。
中外看法矛盾
虽然一些人士寄望房贷收紧而使房价下跌,不过,这似乎是一厢情愿。日前,有消息称,多地酝酿上调基准地价,这或将继续推高本已高企的房价。事实上,随着近期土地市场交易旺盛,在上调基准地价之前,很多城市就已经提高了土地的出让底价。
业内人士分析,现在没有任何的手段能对土地出让的成本进行控制,那么也没有任何手段能代替土地财政来更好地缓解“地方债”问题。
据了解,为了缓解地方债务压力,近年来各地已多次上调基准地价,部分城市上调幅度甚至超过50%。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地价的上涨自然会抬高房价,但这些都是片面的。就像大家看到房贷紧缩就会和房价联系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一样,看问题还是要综合来看。房贷紧缩只是一小部分银行的短暂个别现象,而基准地价高导致房价高只可能体现在未来一部分新楼盘上,整体房价的走势还要看市场的刚性需求。
在他看来,未来二三线城市房价可能会继续松动,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半年之内一线城市的房价仍会看涨。
尹伯成表示,未来管控房价还需在商品房限购、提高第二、第三套房产税税率及增加保障性住房三方面继续努力。
不过,见证过土地大泡沫破裂的日本媒体,最近却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担心”起来。有日本媒体称,中国早已摆脱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的窘境,如今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空房现象正日趋严重。地方政府在“城市化”号令下,房地产开发不断推进,“鬼城”迟早会在中国大规模出现。(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