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从2010年“黄氏雄心”的代表作——国美商都项目转手海航之后,鹏润几乎就再未有什么大的动作。该项目的转让结账至今未能尘埃落定,而与海航的官司还在等待最新的结果。近年来,国美商都单是名称就曾变更4次,综合定位也3次转换,管理人员更是数次更迭,成为国美地产乱象的缩影。
黄光裕身后的地产帝国与零售帝国一样,何去何从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据悉,黄光裕胞妹黄秀虹接管后,鹏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战略转型。“不过,因为领导层并没有核心人物,加之缺少得力干将,近年来鹏润近乎‘销声匿迹’,始终没有任何进展,也极少出现在土地市场上。”上述人士称。
此番鹏润大举进军物流地产,预示着一直在传统地产领域运作的鹏润已经谋划转向。
“无论是拿地规模以及对未来地产布局的思考,此次鹏润的想法与往日相比有很大不同,大有绝地反击之意。”华高莱斯董事副总经理公衍奎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这方面业务将主要由鹏润旗下的国美仓储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接。该公司业务主要包括物流园区平台、综合物流服务、假日货仓商贸体系三大板块,通过创建新型的郊区花园式体验购物中心假日货仓,提供融合销售、展示和互动式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全新商品流通模式。
建成后的物流产业园区,将集合仓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业、金融、配套酒店、休闲娱乐、餐饮消费等多种商业配套设施,提供集融合仓储、消费、投资于一体的解决方案。
“目前,鹏润已经进入了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广州、厦门、成都、郑州等城市,总共要布局全国40多个城市,投资规模达到500亿元,涉及工业用地总面积将达2000万平方米。”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
“大部分都处于前期的洽谈阶段,真正实质性进展的只有天津和郑州两处,面积都在200亩左右,集团整体战略计划还不方便对外透露。”国美仓储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零售+地产”式生存
尽管国美与鹏润野心勃勃,但和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相比,其步伐似乎慢了一拍。
作为苏宁旗下的地产平台,苏宁置业目前的业务已经涵盖大型购物中心、电器旗舰店、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物流仓储基地等多种业态,在商业地产方面的雄心尤甚,其锋芒直指如日中天的万达集团[简介 最新动态]。
据媒体报道,苏宁置业的土地储备高达3000万平方米,约有800万平方米商业土地储备正在计划兴建。其在国内运作开发的项目主要有苏宁睿城、紫金东郡等住宅项目,以及遍及南京、威海、无锡、成都、连云港等地的苏宁广场、苏宁电器广场[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等十余个商业综合体。
早在2006年,苏宁电器南京物流基地、北京物流基地已经分别启动。2012年,苏宁接连签约珠海、上海、温州、兰州4家物流基地,并在北京亦庄建设北京地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
在高调宣布了其“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后,苏宁将向进驻商户和消费者提供“店面云”、“金融云”、“IT云”、“物流云”等增值服务,苏宁银行近日也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准。
在这种云商模式中,地产无疑是线下实体部分的核心因子,其业态创新的吸引力、潜在的高额利润、对增值业务的承载力以及对周边区域价值提升的能力让苏宁极为倚重。此前已有媒体曝出,苏宁置业已经进入赴港上市的实操阶段。
记者就此致电苏宁置业,其媒介经理以“不谈公司与苏宁电器集团方面的事情”为由婉拒了采访,并表示关于物流地产等新型业态“不方便对外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