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共创数字化教育新未来(关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2024-02-08 08:2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配套展示活动“数智未来”教育展上,与会者佩戴虚拟现实(VR)头盔,体验电力能源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工作人员在“数智未来”教育展上演示智慧盾构施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摄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上线,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当前,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即将进入第三年,并开始新的部署。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世界数字教育合作平台的建设。

  

  建设面向全球学习者的公共服务平台

  响应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愿景声明,践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本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正式上线。

  这一面向全球学习者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设置资讯服务、资源服务和政务大厅三大板块。通过广泛汇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学习新空间,平台提供公益性学习服务,以满足学习者全面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资源服务”板块中,首批上线约780门课程,涵盖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和17个专业大类,授课教师来自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水平院校。同时,平台内还链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河南博物馆等数字资源,学生可以沉浸式体验和学习中国文化。“政务服务”板块则聚焦“留学服务”和“考试服务”两方面,可以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包括“签证服务”“学历认证服务”“中文水平考试(HSK)”等在内的7项服务。

  时钟回拨到去年9月,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这是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的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称赞说:“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确保公共数字学习平台普遍访问和有效使用的杰出举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使教学和学习更加普及,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彼时,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仅1年半。如今,国际版平台的推出,将为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有韧性的数字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聚焦数字技术和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牙科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牙齿”上钻洞,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科林·贝利带来的案例分享,展示出数字技术能在更广阔领域中推动教学深层次变革。科林·贝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能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但也要恰当、安全地用好这一技术,他十分期待同中国高校在数字教育方面推进更多合作,帮助学生用好人工智能工具。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3年间,中国的排名从24位跃升至第9位。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芬兰、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爱沙尼亚。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过去3年,中国通过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数字素养培养、数字教育体系构建3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中国教科院提出,全球数字教育发展可划分为转型起步、资源共享、数据驱动、AI融合和生态重塑5个阶段。各国数字教育发展水平在数字素养提升、数字教育体系构建、数字教育制度创新、数字教育内容重构、数字化教学变革、数字教育治理升级等六个指数评价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从指数排名情况看,全球数字教育发展高水平国家具有一定聚集性特征和跨越性发展特征。

  “我们对国际组织和206个国家和地区公开的数字教育数据资料进行挖掘、整理、比对,筛选出资料相对完整、数字教育发展相对领先的62个先发国家。在6个指数评价维度中,所有先发国家中最薄弱的维度是制度创新,13.2%的国家发布了数字教育专项规划。”李永智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成果之一,《数字教育前沿(英文)》(FrontiersofDigitalEducation)期刊正式创刊发布。刊物由中国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德国施普林格·自然负责海外发行。《数字教育前沿》为全英文季刊,顾问委员会和编委会成员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荷兰、丹麦、蒙古国等国,该刊聚焦数字技术和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旨在揭示数字教育政策演变趋势、分析关键的研究问题,并帮助应对数字教育和技术创新中的紧要挑战。该刊关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数据分析和学习分析、在线及混合学习、移动学习和微学习、数字公平和教育包容性等。

  推进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建设

  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决议。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闭幕式上,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成果文件《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并介绍了上海开展STEM教育和服务、筹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有关情况。

  STEM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目前,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的STEM教育已在上海全市16个区,600多所实验校全面开展。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有3400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全日制学生314万人,教职工近3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近25万人;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831家,在学规模200余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比超过50%;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若干所高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解冬介绍,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选址于上海市徐汇区,落地运营后,将争取和研究所开展广泛深入合作,依托上海的学校,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管理、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STEM教育研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上大胆探索,并与国际社会分享我们在STEM教育领域改革探索的成果。同时,上海将积极响应非洲优先和性别平等等倡议,加强与非洲和小岛屿国家STEM教育的合作交流,为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解冬说。

  • 相关阅读
  • 国家老年大学教学成果展演暨2024年春节特别节目在“人民网+”客户端直播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郝孟佳)国家老年大学教学成果展演暨2024年春节特别节目于7日晚在“人民网+”客户端直播。本次展演主题为“青春的名义”,分为那年那岁、那山那水、那景那情、那星那光4个篇章共22个节目。...

    时间:02-09
  • 首次确立配对赝能隙存在!中国科大量子模拟取得新突破

    人民网北京2月8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该校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该成果8日以“幺正费米气体中赝能隙...

    时间:02-08
  • 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落地生花

    “同学们,你们知道茶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用了什么工艺制作,怎么冲泡才好喝,怎么喝才能对身体有好处吗……”近日,在福建老年大学茶文化趣谈班的课堂上,老师正在带领学员们认识茶叶,了解茶文化。茶文化趣谈班班...

    时间:02-08
  • 体验非遗迎新春

    2月5日上午,江苏省扬州市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正在举办第三届新春民俗文化节。作为压轴节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戏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王芸,为观众带来了木偶“变脸”绝活,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表演期间...

    时间:02-08
  • 列车上的安全课(2024春运一线)

    “上车时请注意脚下安全,有序排队,不要拥挤,以免踩空摔伤”“小朋友不可以独自接打开水”……春运期间,在由江西南昌开往北京西的T147次列车上,乘务班组围绕乘车注意事项、出行要求等内容,组织了一堂生动的安全...

    时间:02-08
  • 七部门发布计划联合培育高技能人才

    本报北京2月7日电(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日前,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计划从2...

    时间:02-08
  • 家庭改造按需定制 拓宽创业就业渠道(春节前探民生)

    就近到社区进行康复训练,家庭无障碍改造按需定制,就业帮扶助残疾人追梦圆梦……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残疾人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新春将至,岁寒情暖,为了让残疾人度过一个欢乐喜庆、幸福祥和的春节,沾益区残联...

    时间:02-08
  • 年货新知 科普之趣(把自然讲给你听·年味)

    编者按:春节临近,年味愈浓。大家纷纷置办起各式各样的年货,“甜甜蜜蜜”的甘蔗颇受欢迎,车厘子和坚果也成为春节期间的美味佳品。与此同时,不少人家的阳台上、窗户前,一朵朵盛开的...

    时间:02-08
  • 别让孩子们的寒假只剩“刷手机”

    时值寒假,暂别紧张的学习节奏,不少孩子一头“扎进”电子屏幕:或是在游戏中对战,或是沉迷于短视频,手不释“机”。“一给手机就笑,拿走手机就跳”“埋头刷手机,问话爱搭不理”“因为手机争夺战,亲子关系闹僵了...

    时间:02-08
  • 寒假玩转科技馆

      近日,福建厦门的中小学生在假期走进厦门科技馆,体验各种科普设备,近距离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魅力。厦门科技馆打破按学科分类、展品罗列的传统设计思路,围绕“人·科技·和谐”主线,设置“海洋摇篮”“探...

    时间:02-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