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军网报道,和云雾缭绕的巍巍青山、浩瀚无垠的蔚蓝海洋一样,水兵的梦想也是彩色的,北海舰队某快艇支队广大官兵,用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在山海之间构筑起一道亮丽的军营文化风景线,让驻扎其间的水兵们的军旅梦、强军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让水兵生活多姿多彩
走进支队文化活动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国画“东崂胜境图”。画面中,大山昂首挺立,战舰蓄势待发,气势恢弘,透射出威武和力量。阅览室里,有的官兵捧书阅读,有的伏案抄写,有的兴致勃勃看着来自家乡的报纸;多功能厅内,业余演唱小组你弹我唱,歌声绕梁;电子游艺室里,射击、赛车、篮球机前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电脑学习室中,鼠标轻点、键盘声声……文化活动中心商主任介绍:“我们中心坚持每天全时段开放,3年里共开展体育、文艺、书画、网上竞技等各类比赛300余场,组织学习授课200余次……”话语中透着兴奋与自豪。
近年来,支队党委认为“文化建设是基层建设重要支撑之一,要让新时期的官兵以军旅生活为自豪,把梦想真正植根于军营。”他们将构建良好文化环境作为加强支队全面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抓,将文化建设与营院改造、小散远单位综合整治、水兵上岸食宿等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牵引文化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按照海军首长提出的“多功能、高品位、时尚化”标准,支队投入经费新建拥有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电子游艺室、网络学习室、军史馆、心理舒缓室等16个活动室的文化训练中心;11个观通岛站各类文化场室基本配套完成;12间教育训练室整修完毕;为基层舰连连接605个网络终端,覆盖率达97.1%;远程视频仪器、多功能播放器、电脑电视等设备配备齐全;大型宣传牌、宣传灯箱、文化长廊在军港码头陆续展现,一道道新的文化景观已经形成。今年,修建主题雕塑、文化墙、健身休闲路径等文化环境设施已经列入规划。他们通过文化“硬环境”的不断完善,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
每位水兵都是主角
近几年,随着部队转型建设步伐加快,支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部队驻地高度分散,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搭建舞台,艺术启迪,文化聚气”,这是支队党委破解此难题的一道良方。
支队把中央电视台颁奖晚会的模式“移植”过来,举办以“荣誉、使命、奋进”为主题的年度颁奖晚会。荣获先进舰连,荣立三等功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代表身着新式礼服走上舞台,支队领导分别致颁奖词,大屏幕播放先进事迹,获奖代表一一发表获奖感言。
他们组织的《身边的感动 心中的信仰》演讲会,以支队身边5位典型为原型,一改以往演讲者只用洪亮的声音与观众“共振”的简单做法,运用声光电手段丰富表现形式。他们在舞台中央,用鲜花摆成“心”形图案,向大家传递“爱”的信息;银幕上,播放着主人公工作和生活的视频,时而铿锵、时而柔美的旋律环绕整个礼堂,既给人感官上的震撼,又给人心灵上的启悟。
既突出部队特色,又符合官兵需求是支队文化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支队根据每名官兵不同的个性特点,合理利用资源、博采众长,来搭建自己的特色文化大舞台。在今年八一期间组织开展的“‘庆八一、展风采、抒豪情’团队文化展示”活动中,各单位二胡队、舞蹈队、合唱队、曲艺队、快板队等演出队伍竞相登台;导弹快艇部队“水兵大舞台”、登陆舰部队“大舱演唱会”、观通部队“空中舞台”、工程部队“工地上的同一首歌”等特色演出形式纷纷亮相,70多个“兵演兵”文艺节目精彩纷呈,使军营特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得到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