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三伏探哨丨探访第77集团军某旅驻训地制氧站

2024-08-16 08:52:00

来源:中国军网

汽车行驶在黄绿交织的旷野,远方阴云低垂,不一会儿,车窗便被呼出的热气遮蔽,视线开始变得模糊。突然,一阵“噼啪”作响,突降的冰雹不断敲击着车身,呼啸的狂风让记者不禁裹紧了棉衣……若非亲历,很难想象,三伏时节,内地正值酷暑,高原却是这般景象。

同样令人难以想象的,还有呼吸的难度——在这含氧量不足内地60%的高原,每一次呼吸都有些喘,以致许多初到这里的官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对了,这氧气是从哪里灌的?”虽常跑高原,记者还是第一次关注到车上的氧气袋。随行的第77集团军某旅宣传科华干事告诉记者说:“旅驻训地有专门的制氧站,要不去看看?”

就这样,汽车停在该旅野外驻训地一隅,一座野战制氧站出现在记者眼前。制氧站由一顶宿营帐篷和一台制氧方舱相连而成。因制氧时必须杜绝明火及电火花,为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宿营帐篷内除野战行军床和办公桌外,并无其他设施,显得有些空旷。走进帐篷,制氧方舱工作时产生的巨大噪声,让原本就因高原反应而头痛的记者更加难受。

“适应一下就好了。”说话的是该旅制氧员、一级上士王成志,“为保障战友用氧需求,这机器‘全时待命’。”

“走,咱们帐篷外面聊。”王成志朝里侧床铺指了指,“我和另一名战友两班倒,别打扰他休息。”说罢,像是意识到什么,他又补充道,“官兵随时可能会来灌氧气,我们早已习惯在机器轰鸣声中入睡,可一旦有说话的声音,准会被吵醒。”

说着,王成志向记者道出往事。前些年,旅里不具备制氧条件,用氧需驱车数十公里到附近的保障点拉运,运输环节存在安全隐患不说,储量也只够医疗使用。一次,一名战士在体检中查出患有慢性高原病症,医生诊断后认为是长期缺氧所致。此事让该旅领导下定决心:“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要想方设法关爱官兵健康,让大家以更好的状态戍守高原。”

“随后,旅里开设制氧站,实现了从‘医疗用氧’向‘保健吸氧’转变。我成为旅里首名制氧员。”王成志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从走上岗位那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下规矩,只要战友有需要,随时为他们做好保障。”

该旅官兵正在灌氧。付俊男 摄

王成志说话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不时搓一搓红肿的双手。原来,即便在盛夏,高原夜间气温也只有四五摄氏度;每年大半时间,这里都处于“冬季”。加之制氧时需使用特殊的药液,他的手因此常年红肿,只有不时搓一搓才能解痒。

说话间,有官兵前来灌氧。只见王成志两手各拎一个空钢瓶,娴熟地打开气阀、调节压力……没几分钟便灌好十几瓶氧气。其间,他叮嘱战友:“用完随时来找我!”一名战士回应:“多亏你给咱氧气供得足,这批下连新兵适应环境比以往快多了……”

“我们帮你装车。”说着,记者一行合力抬起一个足有半人高的钢瓶。在大家喘着粗气装完5个钢瓶后,王成志已独自将剩下的氧气罐整齐地码在了车上,“你们悠着点,在高原即便徒步行走都相当于内地负重前行。不像我,已经习惯了。”

说是“习惯”,并非习惯高原,而是习惯了高原的艰苦。“这么辛苦,没有考虑过换岗?”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成志似乎陷入了思考,又像是在努力把呼吸调匀。短暂沉默后,王成志开口道:“去年,旅里评选‘最美高原奋斗者’,我寻思自己也没干啥惊天动地的大事,结果竟入选了。你知道颁奖词咋说?”

“‘默默无闻坚守,于无声处奉献,工作虽像氧气般不为人察觉,但却不可或缺’。旅领导还说,自打制氧站建成以来,旅里再没有官兵因长期缺氧而患病。”言语间,王成志眼神中闪烁着如高原晴空透亮的光芒,记者也从他这看似答非所问的话语中找到了答案。

正说着,帐篷门帘被掀开,刚才在补觉的战士从里面钻出来,加入我们的聊天。

“王班长为制氧付出了很多。”战士名叫王康浩,是王成志带的“徒弟”。他说——

“每逢过年过节,许多家属来队探亲,是用氧量最大的时候。这些年的法定节假日,他从没休息过。好几年除夕,他都是守着制氧机吃的饺子。”

“严禁有电光火花,手机等电子设备全都要存放在铁皮柜里,进了制氧站就与外面断了联系。一次值班期间,班长家里出现突发情况,家人给他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没人接,最后还是联系教导员才找到他。电话那头,嫂子急得泣不成声。”

“我和班长要轮流值班,我提议夜班时间‘五五开’,他却说‘年轻人少熬夜’,最后定下‘他七我三’,最大限度照顾我。”

“还有……”

提到自己的班长,王康浩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话。听到这些,这名老兵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的“高原红”更红了。

“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交谈中,王成志频频在一旁“打岔”,王康浩说:“你那么辛苦,还不许我讲了?”

“那你呢?”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康浩愣了一下。他使劲搓着和王成志一样红肿的双手说:“习惯了,倒也不觉得多苦……”

在巍峨的高原上,寻常的氧气是珍稀的资源。高原制氧站哨位的战士们,用他们平凡而坚忍的奉献,保障着战友们能够呼吸到充足而纯净的氧气。他们的哨位,让“同呼吸、共命运”的军旅格言变得真实、具体而生动。(付裕 李佳豪)

  • 相关阅读
  • 国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代表团参加第四届世界军校学员运动会

    人民网北京8月16日电 (陈羽)据国防部网站消息,今天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张晓刚介绍,应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和委内瑞拉军队邀请,中国人民解...

    时间:08-16
  • 英国首次在冰岛部署五代机

    英国空军F-35B战斗机从马勒姆基地起飞,前往冰岛部署。据外媒报道,8月5日,英国空军第617中队的4架F-35B战斗机前往冰岛,参与北约的“冰岛空中警务”行动,行动将持续至9月初。这也是英国空军首次派出第...

    时间:08-16
  • 德韩联合推动“北约印太化”

    据外媒报道,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日前访问韩国,与韩国国防部长官申源湜举行会晤。双方商定在印太战略、网络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分析人士指出,自2021年以来,德国和韩国逐步强化防务合作,并分别...

    时间:08-16
  • 美澳深化防务合作各有盘算

    美海军陆战队LAV-25轻型轮式装甲车在澳大利亚参加军事演习。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与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国防部长马尔斯在美国海军学院举行第34届美澳部长级会谈。会后双方发表联...

    时间:08-16
  • 空军航空兵某旅开展飞行训练

    詹鹏 摄盛夏,空军航空兵某旅开展飞行训练。...

    时间:08-16
  • 第81集团军某旅:星夜鏖战砺尖兵

    塞外初秋,第81集团军某旅一场实战化训练拉开战幕。茫茫夜色中,特战队员身披伪装衣,悄然向目标地域渗透。“前方出现‘敌’巡逻车!”行进中,特情突至,队员们迅速就地伪装隐蔽。“‘敌’无人机侦察!...

    时间:08-16
  • 第73集团军某旅提升机关服务基层质效

    “有了服务卡,办理事项方便快捷多了。”日前,第73集团军某旅战士陈杰从连部领取完补办的身份证件,开心地说。该旅探索改进机关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基层质效,受到官兵点赞。“官兵利益无小事。小小一张...

    时间:08-16
  • 我军首部《军人营养膳食指导手册》配发部队

    近日,我军首部《军人营养膳食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正式配发部队,标志着我军“打仗型”饮食保障模式日趋完善。饮食保障关系官兵身体健康,关系部队战斗力生成和维系。为积极适应新时代官兵练...

    时间:08-16
  • 海军航空兵某部常态开展特情处置训练

    “飞机刹车失效……”近日,海军航空兵某部组织一场跨昼夜飞行训练,飞行员管金帅耳机里突然传来特情导调指令。管金帅迅速判明原因,按照处置程序准确操纵战机,成功化险为夷。据介绍,结合不同训练任务...

    时间:08-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