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别人留言、积极查看回复
网中的你: “责任心”高
研究发现,高责任心者在网上更加在乎别人给自己的留言,也更喜欢和生活中的好友交流而非陌生人,这很可能是因为高目标导向性使得他们较少在陌生人身上浪费时间。
一个人的“责任心”也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认真、负责和勤奋。在认真方面,有的人从小就做事一丝不苟,抄题、计算、背书、记单词很少出错;有的人则粗心马虎。在负责方面,有的人责任心非常强,对他人的委托和自己必须做的事情能保证按时做好;而有些人经常忘记应该做的事情,别人的嘱托也不放在眼里。在勤奋方面,有的人自我控制能力很强,遇到困难和挫折不退却;有的人则不善于自我控制,做事浅尝辄止,意志薄弱。
提示:一个人责任心越高就意味着越能更好地自我控制,目标导向性也就越强。这样的人在社交网络上会很有“责任”,可能常常因自己在社交网络上荒废时间而苛责自己。
不断刷屏也爱说“悄悄话”
网中的你:“神经质”
在QQ、微博上,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两个好友会频繁发布最新状态,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经常霸占着你的屏幕。他们不仅仅是外向了,而是有点“神经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神经质”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神经质,而是心理学家用来描述人格的一个术语,包括情绪稳定、自信、适应性三个方面。在情绪稳定方面,有人很少发脾气、吵架,对人宽容;有人则喜怒无常,说发火就发火,过于敏感。在自信方面,有人遇事总往好的方面想,乐观、积极;有的人则经常怀疑自己和别人,总爱往消极方面想。在适应性方面,有的人胆子大,到陌生环境也不害怕;而有人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见了生人就脸红。
提示:神经质倾向高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愤怒、抑郁、哀伤等各种情绪。只有公开这些情绪,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关心,他们才能获得归属感。
不过,切不要以为喜欢公开表露情绪是“神经质”们的全部世界,他们中情绪稳定性低的人会更多用到“悄悄话”之类的功能。这一类人常常过分敏感、胆怯,害怕被拒绝,怀疑自己是否可爱、担心自己的吸引力,“悄悄话”令他们更安全、更自由。如果让情绪稳定性低者有一段时间不登录社交网络,很多人会感到自己与外界或他人失去了联系。所以,这样的人还是小心别太依赖网络,要记得社交网只是情绪抒发的一个小助手,而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延伸阅读
心理学和网络将会碰撞出哪些“火花”
1、通过人格来预测网络行为、通过网络行为判断人格。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行为可实时记录、收集,这对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找到某种特定的行为和某个特定人格维度的联系,对于通过人格来预测网络行为、通过网络行为判断人格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探讨网络行为和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干预的关系。
目前,中科院心理所的祝卓宏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致力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心理行为研究,内容包含网络行为和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干预的关系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心理学和网络的结合一定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3、让“电子我”逐渐清晰。
心理专家希望通过考察人格和网络行为的关系,掀开这个“电子我”的神秘面纱,为大家了解自身、关心朋友、体会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的网络上的她/他打开一扇新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