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邵漠宇介绍,目前3D打印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文物复制、医疗器械,到汽车、航空航天、家电及电子消费品、文化创意,都有3D打印的身影,而且在美国有50%的3D打印用于生产最终产品。
材料“图书馆”搭起未来工厂
在体验馆的大厅最里侧,有一堵挂满了各种“标本”的墙,它被称为“材料图书馆”。“金属、天然产物、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陶瓷、碳素、玻璃。”每一块小标本样都对应着如上的材质分类以及产品简介。
亚洲制造业协会的首席执行官罗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我们设计出来的任何东西,但一些打印出来的东西却与实际应用相差甚远。而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材料难题。一些电子产品和复杂的设备目前还不可能一下子通过3D打印直接生产。
邵漠宇说,3D打印就是通过将材质在打印机喷头处融化堆积而成,而目前的一般塑料复合材料,大约只需要有250℃的温度,但是金属熔化所需要的高温熔点就成了3D打印技术中的一大难题。“目前,3D打印技术替代传统制造业还不可能。但是随着技术发展,以后就不好说了。”
“国外将3D打印机视为未来工厂的雏形,未来大多数的工作将不是在车间完成,而是在办公室展开,只要我们将所有的流程和技术设定好,就可以坐享其成。”邵漠宇告诉记者,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在无锡有一块数千平米的大工厂,“它通过物联网系统把3D打印机控制起来,再通过一个线上平台承接订单,通过线下来完成交易,完全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工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