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深海离我们多遥远?

深海离我们多遥远?

2013-04-22 12:20:38

  遥远的太空、深邃的海洋和地球深部既蕴含着丰富的未知资源,又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空间,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角逐的热点。

  近年来,我国科技界也加大了研究、探测深空、深海、深地的力度。“三深”研究应瞄准哪些重点?“三深”探测需要突破哪些关键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哪些差距?本版从今天起推出“探秘‘三深’”系列报道,请有关专家进行解读。  ——编 者

  蛟龙新征程:

  屡创佳绩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将开始新的征程。从今年6月初起,它将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第一航段主要在南海特定海域开展定位系统的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第二航段主要在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进行海底视像剖面调查和取样,为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结核覆盖率估算提供视像资料和样品,同时开展常规环境调查,收集环境基线数据,履行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义务;第三航段计划在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勘探区开展近底测量和取样,为参与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提供技术支撑。

  深海大洋

  是认识地球的重要领域

  无论是从资源、环境还是科研、技术来看,深海科考都意义重大

  从3000米到7000米,从南海到西北太平洋,随着“蛟龙”号深潜纪录的不断刷新和科考范围的逐渐扩展,越来越多的国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深海。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曾经说过:“一旦透过几千米的水深看到了大洋的真面目,回过头来才能明白自己脚下大陆的真相。”深海大洋不仅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其广袤的空间和丰富的蕴藏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展现出诱人的前景。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海洋可划分为各沿海国管辖领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后两者统称为国际海域,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深海大洋,简称深海。

  如果从深度上讲,国际上对深海的定义则是1000米以深的海域。

  “与沿海国管辖海域内活动主要遵循各沿海国法律不同,国际海域活动主要按照国际公认的法律制度进行。”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金建才说,“公海活动遵循公海自由原则,只要有资金、技术,一个国家在公海从事航行、飞越、捕鱼、科研等活动所获利益归该国所有,而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则遵循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

  金建才说,认识地球是人类的共同目标。深海大洋作为地球内层空间,是我们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从事国际海域活动的意义,他从资源、科研、环境、深海技术4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从资源角度看,国际海底蕴藏着人类发展所需的丰富资源,除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矿产资源外,生物基因资源、空间资源等都对人类发展有重要意义。

  从科学角度看,通过大洋科考活动不断加深对地球内层空间的认识了解对更好地保护和科学利用地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深海科考对解决当前的一些前沿科学问题非常关键。

  从环境角度看,深海环境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深海研究的不断深化。近几年国际海域的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关注点集中在国际海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深海底部,特别是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基因资源利用。深海活动越深入,对出台保护深海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越有利。

  从技术上来说,深海技术代表了海洋技术的最前沿和制高点。通过参与国际海域活动,可以提高我国海洋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 相关阅读
  • 数千条鱼旋转成深海龙卷风惊人瞬间

    北京时间12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大群鱼在墨西哥海岸附近水域旋转着向上快速运动,深深吸引了潜水者的目光。一位水下摄影师刚好拍下这个只能用龙卷风来形容的巨大鱼群形状。...

    时间:12-19
  • 中国国家深海基地预计将于明年5月底前开工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筹建工作进展顺利,继总体规划方案获国家海洋局批复后,目前初步设计方案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深海基地有望明年5月底前开工建设。  国家深海基地...

    时间:11-16
  • 《谍战深海》王志文自嘲“反派专业户”

      34集大型国安题材电视剧《谍战深海》,将于今日起在湖北卫视全国首播。作为《密战》的姊妹篇,此次在《谍战深海》中,犯罪组织把窃取目标从天空“卫星”变成“水母”,更多高科技元素的加入...

    时间:09-21
  • 日本深海探测船创最深海底钻探纪录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6日宣布,其“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在青森县八户市近海钻探到了海底以下2132米处,创造了世界最深的海底科考钻探纪录,当地的水深约1180米。  此前,最深海底钻探纪录是...

    时间:09-07
  • 英国展出巨型明虾来自7000米深海

    据外媒报道,日前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动物博物馆中,展出了一只超大型明虾,体长达28厘米,是一般明虾体长的10倍。...

    时间:09-05
  • 一种深海虾的酶有望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16日发表公告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在一种深海虾体内发现了能高效分解锯末和纸等物质的酶。如能利用这种酶,枯木和废纸等都可成为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在线科学...

    时间:08-17
  • 中船重工:4500米深海载人潜水器正在研制中

      记者8日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举行的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中船重工正在研制深海应用的4500米深海载人潜水器,并积极推进...

    时间:08-09
  • 深海起“蛟龙”——记“海洋石油981”

      5月9日,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成功开钻,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了从水深300米到3000米的历史...

    时间:08-06
  • 成年海豚不顾风浪驮死亡小海豚游向深海

      7月13日,网站上出现了一则题为《罕见海豚感人一幕——孩子,我们回家吧!》的网帖,述说了一只成年海豚驮着一死亡的小海豚游向深海,几次小海豚从成年海豚的背上滑落,成年海豚不顾一切安危,始终不离...

    时间:07-18
  • 我国首次发行深海探索题材邮资票品

      为纪念“蛟龙号”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上试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近日特发行《蛟龙号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上试验》纪念邮资信封1枚、明信片1枚并在青岛首发。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深海探索题材邮资...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