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深海离我们多遥远?

深海离我们多遥远?

2013-04-22 12:20:3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深海勘探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科学考察成果丰硕,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深海勘查和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金建才说,“但作为国家长远发展项目、更为系统的开展工作是始于1990年大洋协会成立。”

  自大洋协会成立以来,我国在深海勘查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首先,我们已经跟国际组织签订了多金属结核的勘探合同和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探合同,今年我们有望再获得第三块区域的勘探合同。同时,我们总共完成了27个航次的科学考察。通过持续不断地对深海资源的勘查,我们对深海的科学认知水平和对深海环境评价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勘查所取得的成果已被广泛应用,有些在国际相关规则制定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此外,我国的深海技术装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一支能完成海上调查、工程技术装备的研发以及科学研究和环境评价的人才队伍。”金建才说。

  2012年6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7000米海试,在7000米深度顺利进行了取样、测绘、摄像等多项作业。

  这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新突破和新跨越,也将促进我国整个深海勘探和研究的发展。

  “‘蛟龙号’的成功,对我们国家的深海技术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带动。”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峰告诉记者,在研发过程中开展了深水电池的研究、水密接插件的研究等,这些都是我们过去不敢涉足或没有涉足过的。此外,建立了一支优秀的队伍,这支队伍还可以开展其他深海装备的研究。通过“蛟龙号”这样一个研发历程,探索出了一条国家大型深海高技术装备的研发道路。

  没有一个海洋强国

  只关注家门口的那片海

  应尽快建立强大的科考船队,大力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虽然我国在深海科考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金建才毫不避讳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他认为,这种差距并非一星半点。

  “我们现在深海考察能力严重不足,科考船很少,且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而与之相对的是美、俄、日等发达国家庞大的科考船队,甚至韩国和印度的科学考察船也远不止一条。”

  “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大洋考察船队。”金建才认为,无论从深海大洋的长期发展战略,还是从深海大洋科学考察对人类的贡献,或是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出发,中国都应该建设一支强大稳定的深海大洋科考船队。

  “差距还表现在我国深海探测手段的落后。事实上,除了取样手段落后外,我们在保真技术、实验配套、深海钻探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很大。”

  除了硬件,金建才认为软件的配套同等重要。“当前,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应对国际海域规则、规章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如何从海洋发展客观规律出发提高工作的创新性和开放性等问题,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金建才强调,我国应尽快建立一套切合国际海域工作特点的工作机制,提高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包括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定期协调国际海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适应国家行政、预算、科技体制改革方向的国际海域投资机制等。

  “要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关注深海大洋。”金建才说,“综观人类发展史,没有一个海洋强国只关注家门口的那片海。如果不关注深海大洋或者没有能力开展这方面工作,就够不上海洋强国的标准。走向深海大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

  • 相关阅读
  • 数千条鱼旋转成深海龙卷风惊人瞬间

    北京时间12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大群鱼在墨西哥海岸附近水域旋转着向上快速运动,深深吸引了潜水者的目光。一位水下摄影师刚好拍下这个只能用龙卷风来形容的巨大鱼群形状。...

    时间:12-19
  • 中国国家深海基地预计将于明年5月底前开工

      记者日前从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筹建工作进展顺利,继总体规划方案获国家海洋局批复后,目前初步设计方案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深海基地有望明年5月底前开工建设。  国家深海基地...

    时间:11-16
  • 《谍战深海》王志文自嘲“反派专业户”

      34集大型国安题材电视剧《谍战深海》,将于今日起在湖北卫视全国首播。作为《密战》的姊妹篇,此次在《谍战深海》中,犯罪组织把窃取目标从天空“卫星”变成“水母”,更多高科技元素的加入...

    时间:09-21
  • 日本深海探测船创最深海底钻探纪录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6日宣布,其“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在青森县八户市近海钻探到了海底以下2132米处,创造了世界最深的海底科考钻探纪录,当地的水深约1180米。  此前,最深海底钻探纪录是...

    时间:09-07
  • 英国展出巨型明虾来自7000米深海

    据外媒报道,日前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动物博物馆中,展出了一只超大型明虾,体长达28厘米,是一般明虾体长的10倍。...

    时间:09-05
  • 一种深海虾的酶有望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16日发表公告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在一种深海虾体内发现了能高效分解锯末和纸等物质的酶。如能利用这种酶,枯木和废纸等都可成为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在线科学...

    时间:08-17
  • 中船重工:4500米深海载人潜水器正在研制中

      记者8日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举行的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中船重工正在研制深海应用的4500米深海载人潜水器,并积极推进...

    时间:08-09
  • 深海起“蛟龙”——记“海洋石油981”

      5月9日,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成功开钻,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了从水深300米到3000米的历史...

    时间:08-06
  • 成年海豚不顾风浪驮死亡小海豚游向深海

      7月13日,网站上出现了一则题为《罕见海豚感人一幕——孩子,我们回家吧!》的网帖,述说了一只成年海豚驮着一死亡的小海豚游向深海,几次小海豚从成年海豚的背上滑落,成年海豚不顾一切安危,始终不离...

    时间:07-18
  • 我国首次发行深海探索题材邮资票品

      为纪念“蛟龙号”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上试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近日特发行《蛟龙号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上试验》纪念邮资信封1枚、明信片1枚并在青岛首发。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深海探索题材邮资...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