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今后的重点工作,金建才指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二是加快对深海生物多样性等海底环境问题的研究步伐;三是通过国际合作和自主创新,加大对深海前沿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四是着力提高我国深海领域的基础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重大装备、考察船、深海基地建设、大洋样品馆、大洋信息库等能力平台的搭建等;五是培育和发展我们国家的深海产业;六是整合国内资源,搭建高端平台,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
延伸阅读
2001年5月22日,我国拥有了对位于太平洋上7.5万平方千米大洋矿区的专属勘探权。
2002年,中国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2005年,中国大洋科考船“大洋一号”历时300多天,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
2007年5月1日,我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
2010年7月1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海试,成功下潜到3759米,这是中国载人深潜队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挑战深海。
2011年5月23日,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顺利交付。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到达7062米深处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