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罗技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专用于图形和网络工作站的P4鼠标,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机械光电鼠标(光机鼠标)。它继承了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的优长,比机械式鼠标的精度要高,但不需要光电式鼠标那样配备专用鼠标垫。更为重要的是,光机鼠标找到了一个性能与价格的最佳平衡点,从而为鼠标的大规模普及创造了可能性。
不过,真正让鼠标成为个人电脑标配组件的,还是在微软推出Windows操作系统和多媒体电脑普及之后。1995年8月24日,微软公司发布了Windows 95操作系统,从而让众多的PC机得以体验图形操作系统的便利,同时也标志着多媒体电脑时代的到来。从此,鼠标就成为电脑的标准输入设备之一。随着多媒体电脑的数量以几何级数迅速增加,小小的鼠标也变成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延伸阅读
越来越像个“精灵”
甩掉尾巴的“老鼠”
对于鼠标来说,它形象易懂的名字来源于它的那根“尾巴”,而他的麻烦也同样来自那根“尾巴”。
在苹果的Macintosh时代,鼠标的技术规格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鼠标球取代了不灵活的单滚球,单键设计被更加灵活的双键/三键所取代,可供电的标准RS232串行口设计取代了早期的独立接口,现代鼠标的基本结构已经成型。但唯一让人感到有些失望的就是那条长长的尾巴。如果你能找来一张当年Macintosh电脑的广告宣传画来看的话,就会发觉唯一让它看起来还不够酷的就是那条长尾巴了。据说,有着强烈的恋物癖和完美主义倾向的苹果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发誓一定要研制出无线鼠标来。只是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他就被赶出了苹果公司的董事会。
于是,这个历史性的机会就留给了罗技公司。1984年,罗技公司研制出了全球首款红外无线鼠标。这种鼠标的原理与电视遥控器类似,必须在对准红外接收器的情况下,鼠标才能正常使用,极大地束缚了用户使用的自由度,因而未能真正走向市场。
到了1991年,罗技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MouseMan Cordless无线鼠标。当时售价为149美元。这是第一款运用射频技术的鼠标,该鼠标不需要与接收设备直接连接即可操作,比之红外无线鼠标,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随意的使用体验。
从得心应手到随心所欲
不过,鼠标的进化并未就此终结。1996年,微软发明了更加适应网络时代需求的滚轮鼠标。滚轮式鼠标主要是在原有两键鼠标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滚轮,只要移动滚轮,就可以自动实现页面滚动功能、让浏览窗口使用起来更轻松方便!另外,它还有特殊的放大功能、遥控功能,让网上冲浪更随意!因此,滚轮鼠标也得到了一个响亮的绰号“Net Mouse”!
1999年,微软与安捷伦公司合作,推出Intellimouse Explorer新型光电鼠标。这种鼠标利用高能量红色光照射所在物体表面,然后以极高的频率采集物体表面的图像数据,这些数据经过高速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计算分析得到鼠标移动的方向及数值,从而实现光标定位。一般的光学鼠标大多是每移动一英寸,就向电脑传回400次坐标值,因此光电鼠标的精度是老式鼠标望尘莫及的。由于不再是通过机械摩擦而产生移动数据,因此,摆脱了操作面的约束,可以在几乎所有的操作面上使用,没有机械磨损,寿命也有很大提高。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绝大多数鼠标都是这种新光电鼠标。
2002年,罗技推出了光电鼠标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双光头极光“飞貂”。
2003年,微软推出了全部采用“Tilt Wheel”滚轮的鼠标,这种滚轮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左右倾斜可以实现对水平方向移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