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中国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还有多远?

中国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还有多远?

2013-10-10 11:54:55

  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院内,傅钰站在斑驳的树荫中,指着眼前一栋即将竣工的楼房说:“那是我们微生物研究所新建的实验楼。里面会有我的新实验室。”

  今年1月,40岁的傅钰离开美国哈佛大学,回到中国。他期盼新实验室的建成能使自己尽快投入科研中。“在国际上,科学家出成果的最佳年龄是35到55岁,这是黄金期,时间宝贵。”傅钰说。

  为吸引更多处于“黄金期”的海外学者回国,2010年12月,中国正式启动“青年千人计划”。此举旨在为今后10年至20年中国自然科学、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而随着大批“海归”精英进驻高校与科研机构,许多人也更加期盼中国能收获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宣布,它们的团队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说,这项成果堪称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

  去年,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这项世界级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

  中共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最近,中共最高决策层首次将集体学习“课堂”搬到红墙外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一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愈加激发了公众的渴盼。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也成为时下热议的“中国梦”的内容之一。

  “从历史分析看来,诺贝尔奖是鼓励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和检验。”傅钰说,“中国科研在基础领域还是有较大差距,因此追赶尚需一定时间。”

  “科学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出原始性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上,到那时赢得诺贝尔奖的梦想自然会实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徐航勋今年3月回国任教,成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许多“海归”学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改变中国国内的科研环境和氛围。目前,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很大。但是科研的推动需要多方面因素。

  对徐航勋这样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经费已不是最大问题。2013年,中国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将达2.05%。这是中国研发经费占比首次跨过2%门槛。研发经费与GDP之比反映出一国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和努力。

  但困难仍然很大。徐航勋的实验室一切从零开始,大到实验仪器,小到螺丝、螺母,都需要亲自购买。

  前不久,他曾向上海和宁波两家公司定购容器瓶,但他们均表示无法制作。徐航勋只好自己画草图,找玻璃工按图制作,然后将“模型”寄给公司生产。“中国的实验仪器厂家很多,但缺乏统一标准。”他说,“在美国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出更多改变。”

  同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的清华大学地学中心副教授林岩銮在国外生活了11年。他认为中国对科研工作的评价有点着急,考核过于频繁,研究人员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来应付各种报告,很难沉下心做基础研究,“然而,诺贝尔科学方面的成就需要一个团队默默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

  不少科学家认为,缺乏原创、缺乏认真和执着,是中国人尚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重要原因。

  林岩銮说,除了频繁的考核,中国对科研成果的认定过于看重文章数量和SCI期刊引用,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

  • 相关阅读
  • 趣说诺贝尔化学奖 曾出现8年空缺

      一生致力于炸药研究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遗愿中,化学是5大奖励领域之一,诺贝尔化学奖的百年历史,也是在书写一部“在化学领域做出最重大发现或贡献的科学家&rdq...

    时间:10-10
  • 三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化学奖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阿里耶·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

    时间:10-10
  •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10月10日揭晓

      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瑞典学院将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0日13时(北京时间10日19时)公布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至此2013年6个诺贝尔奖奖项的揭晓日期已全部确定。(新华网) ...

    时间:10-09
  • 上帝粒子预言者摘诺贝尔物理学奖 两人均年过80

      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今年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所做的预测,上帝粒子是赋予其他粒子...

    时间:10-09
  • 搞笑诺贝尔:科学也欢乐

      日前,第23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举行。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评出了医学奖、心理学奖、生物与天文学联合奖、安全与工程奖、物理学奖、化学奖、考古学奖、概率奖、公共卫生奖等10个奖项。...

    时间:10-08
  • 诺贝尔奖得主本周陆续出炉 59岁为平均得奖年龄

      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7日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揭晓,获奖者为三人,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舒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因,他们的研究成果是细胞运输系统...

    时间:10-08
  • 普京有望获诺贝尔和平奖 德媒:普京在进行豪赌

      德国电视1台10日列出叙利亚变局的“赢家”:如果巴沙尔真销毁化武,不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奥巴马就是赢家;美国国会也不必再进行打击叙利亚的投票;潘基文也应庆幸,整个国际社会都会整合到联合国周围;法...

    时间:09-25
  • 诺贝尔文学奖:这么近,那么远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距离我们万里之遥,山东高密东北乡距离西安千里之遥;化学家诺贝尔先生在117年前离开了世界,作家莫言去年捧回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奖杯;  诺贝尔文学奖,曾经那么远,也曾经这么近&hellip...

    时间:09-25
  • 男生追女生数学模型获搞笑诺贝尔“菠萝科学奖”

      男生追女生数学模型获“菠萝科学奖”  相比美国人,中国人更怕老板,男生追求女生的数学模型,鼻涕收集器……这些听起来“稀奇古怪”的研究、发明,获得了第二届“菠萝科...

    时间:04-08
  • 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鼓励好奇心和创新力

      曾在课堂上演示“徒手劈砖”的四川大学副教授魏骁勇,7日获得了一项旨在“向好奇心致敬”的嘉奖——仅仅是为了给学生演示冲量定理和杠杆原理,传统观念中“为人师表”...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