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气象高性能计算发展的40年

2019-01-03 07:42:22

来源: 光明日报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但目前,中国的天气预报尤其是晴雨预报准确率在87%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背后,得益于气象高性能计算四十年的发展。

  在中国气象局,天气的数值预报离不开计算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气象局引进了M-160Ⅱ和M-170两台大型计算机。使用这两台大型计算机,需要先小心翼翼地穿纸带、凿卡片,然后通过光电读卡机将程序读入到计算机里。虽然如此,它们的性能在当时十分先进,主要用于国际气象通信业务,也被拿来研发数值预报模式,有时还会对外开放,全国各地都有人特地前来使用。

  与“上机”的烦琐步骤相映衬的,是人们对设备的百般呵护。那时还没有加湿器,为保持机房的湿度,要往空调送风口里吹水蒸气,水蒸气由一个密闭的电炉烧开水产生。当时北京的自来水里矿物质颇多,电炉没过多长时间就结起水垢,只好改烧蒸馏水。为此,单位专门买了十几个塑料水桶运水。水通过电梯运至三楼,再由四轮推车运至机房门口,最后由几个年轻人两人一桶将盛满蒸馏水的水桶挑到空调机房。

  有了大型计算机,我们气象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实用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将我国数值模式预报业务体系从无到有慢慢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数值模式预报业务蓬勃发展的时期,我国跻身少数能够发布中期数值预报的国家,气象数据实现了实时收集和分发,数据从观测站到达预报员眼前的时间,从1小时以上缩短到了10分钟以内。后来,阵列机在气象部门全面铺开,在超级计算机的基础上,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了新一代全球/区域通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走过了从启动研发到业务化的光辉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国产数值预报模式GRAPES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已成为支撑智能化网格预报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数值预报赖以运行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大幅改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在其中逐渐成为主角。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气象部门引进了“派-曙光”国产高性能计算机,设有众核小规模试验子系统,为数值模式的移植与优化未雨绸缪。经过努力,中国气象局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派-曙光”启动了业务化应用。新系统计算能力达到每秒8189.5万亿次浮点运算。在引进“派-曙光”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后,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总体规模跃居气象领域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英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

  但气象部门并未满足于此,因为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革新同样永无止境。曾蝉联世界超算冠军的“神威·太湖之光”基于众核处理器构建,这也代表了未来超算的发展方向。

  如今,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气象信息化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而作为气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将继续为气象信息化与智慧气象建设铺就大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准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种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作者:沈文海,系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

  • 相关阅读
  • 100个加速包 也没抢到票

      “每分钟‘光速’抢票100次,已经用了100个加速包,我咋就还抢不到票呢?”说起这几天的遭遇,白领张浩连连摇头叹息。随着抢票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一票难求”,很多人买起了“加速包”、“加速套餐”...

    时间:01-08
  • 网络新“枫桥经验”报告发布:技术赋能治理 纠纷线上化解

      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典范而被多地效仿。在跨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枫桥经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

    时间:01-08
  • 细胞打印:筛选个性化肿瘤药物“新招”

      “用3D打印出的微型肝脏组织,移植到小鼠体内,小鼠的生存时间有明显改善,有新生血管生成。”近日,在由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生物增材制造产业组主办、迈普医学承办的“生物3D打印驱动创新医疗”学术论坛上...

    时间:01-08
  • 来,看看这些上榜成果中的奇思妙想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进展”,克隆猴、天然免疫的“阴阳平衡”机制等成果入选。十大成果年年有,2018年的又有哪些特点呢?   几占半壁江山 4项神经科学领域成果入选   在十大成果中...

    时间:01-08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零售业实验室”

      总部位于瑞典的宜家集团近日在上海宣布,由集团旗下宜家购物中心投资开发的上海临空宜家荟聚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这一项目总建设体量逾43万平方米,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宜家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丁晖透露...

    时间:01-08
  • 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气压征兆云的方法。该方法可识别出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低气压发生一周...

    时间:01-08
  • 《科学》预测2019年科学大事件

      新年伊始,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对2019年科学领域即将发生的大事件进行了预测,其中包括揭示细胞内部的秘密、发现新物理学、确定下一个太阳系探测任务等等。   聚焦极地冰层   如果你...

    时间:01-08
  • 开辟新时代科技创新远大前程

      我们国家从来不会忘记开拓创新者,党和人民总是给予民族脊梁以崇高礼赞。   今天,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党和国家的荣誉殿堂上,少长咸集,群贤辉映。在此,我们向大会的召开和获奖科技人...

    时间:01-08
  • 国家科学技术奖全面实行提名制

      “201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试行提名制后,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评选全面实行提名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有关负责人透露,2018年是《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进入正式实...

    时间:01-08
  • 激励创新 引领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题:激励创新 引领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新华社记者张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事迹广为人知,激励...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