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人工智能终端纷乱涌入 急需标准引路

2019-01-07 07:37:19

来源: 科技日报

??? 2018年末,在GSMA TSG终端工作组第34次会议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人工智能(AI)终端标准立项,获得大会全票通过。

  这是一次标准立项,而非标准通过,为什么却被产业界视为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据Gartner预测,到2022年,80%售出的智能手机将拥有设备端的人工智能(on-device AI)。但是,若想全面促进全球AI终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AI终端标准不能缺失,这就是此项标准立项获通过的意义所在。

  标准化首先明确定义

  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等厂商相继推出了加载AI应用的智能手机产品,随着手机厂商纷纷将AI设为卖点,有企业将软件功能的改变渲染为AI能力的消息也不断被爆出。拿在手里的是不是AI手机?消费者深感迷惑。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研究测试中心总经理李宝荣认为,当前阶段,能被冠名为AI手机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深度学习的算力,二是加载了深度学习的应用。也就是说,AI手机必须有终端侧的智能,能在手机本地进行深度学习的推断或训练。

  “这就是所谓的on-device AI,这个定义将AI手机和单纯利用云端能力提供AI应用的手机类型区别开来。”李宝荣说,“它的重要性在于为AI手机提供了判别方法,是AI手机标准化的基础。以这个定义为基础,就可以进一步规范对芯片平台的要求、规范手机深度学习能力如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等能力的要求,以及AI应用的要求等。”

  而中国电信的两版白皮书,所做的就是这类工作。

  2018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在业内首发《AI终端白皮书》,率先为行业给出了AI手机的定义,《全网通AI手机白皮书2.0》,又进一步升级了AI应用要求。在通信行业资深人士柏松看来,中国电信的两版白皮书就是“AI终端标准项目”的关键解读。

  据了解,此次中国电信携手中国联通牵头推进AI终端国际标准的制订,得到了全球多家运营商、芯片商和终端厂商的支持,他们将作为支持单位共同参与AI终端标准的制订工作。

  这是我国两大电信运营商在标准领域的再次联手,2015年,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首次走到一起,联合终端厂商推出全网通标准,这一标准先后获得了国家和国际标准组织的认可,成为全球终端的通用标准之一。

  电信运营商作用凸显

  虽然AI终端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但相关企业纷涌而入,与泛智能硬件的交互已越来越频繁,电信运营商的引导和支持便显得尤为重要。

  李宝荣认为,对用户的隐私保护和利用5G提升AI终端性能是运营商乃至整个通信业的两大重点研究方向。

  芯片等产业链的相继成熟为终端侧智能的发展备好了条件,业界早就认识到终端智能化所带来的诸多好处。

  如李宝荣所说:“终端侧的智能可以让任务的处理时延更低,响应时间更短,因为数据都是在终端本地处理,不需要上传云端,所以能更好地保护隐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据了解,此前广州研究院针对当前主流的深度学习算法研究后提出了多种隐私保护方法,中国电信的一些AI能力也被用于手机隐私保护。

  李宝荣强调,尽管对终端侧AI能力的要求逐日提升,但网络侧对AI手机的辅助和协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通信网络在AI终端发展大潮的推动下需要不断增强对计算和存储资源分配和调度的能力,发挥大型操作系统的作用。

  比如,受限于电池技术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手机在运行AI功能时消耗较多的电量,将使得手机续航时间的短板更加突出。而将手机AI的计算负载转移至网络侧、将业务平台下沉到网络边缘,便可以让AI手机在计算和数据缓存时,速度加快。

  “市场潜力越大,竞争者越多、业态越复杂。”柏松说,“但手机厂商或其他类型的终端企业,只要使用通信网络,都首先要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进行测试、连通。因此,电信运营商对AI终端的发展思路,对产业影响甚大。”(记者 刘 艳)

  • 相关阅读
  • 100个加速包 也没抢到票

      “每分钟‘光速’抢票100次,已经用了100个加速包,我咋就还抢不到票呢?”说起这几天的遭遇,白领张浩连连摇头叹息。随着抢票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面对“一票难求”,很多人买起了“加速包”、“加速套餐”...

    时间:01-08
  • 网络新“枫桥经验”报告发布:技术赋能治理 纠纷线上化解

      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典范而被多地效仿。在跨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枫桥经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

    时间:01-08
  • 细胞打印:筛选个性化肿瘤药物“新招”

      “用3D打印出的微型肝脏组织,移植到小鼠体内,小鼠的生存时间有明显改善,有新生血管生成。”近日,在由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生物增材制造产业组主办、迈普医学承办的“生物3D打印驱动创新医疗”学术论坛上...

    时间:01-08
  • 来,看看这些上榜成果中的奇思妙想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进展”,克隆猴、天然免疫的“阴阳平衡”机制等成果入选。十大成果年年有,2018年的又有哪些特点呢?   几占半壁江山 4项神经科学领域成果入选   在十大成果中...

    时间:01-08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零售业实验室”

      总部位于瑞典的宜家集团近日在上海宣布,由集团旗下宜家购物中心投资开发的上海临空宜家荟聚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这一项目总建设体量逾43万平方米,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宜家购物中心中国区总裁丁晖透露...

    时间:01-08
  • 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气压征兆云的方法。该方法可识别出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低气压发生一周...

    时间:01-08
  • 《科学》预测2019年科学大事件

      新年伊始,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对2019年科学领域即将发生的大事件进行了预测,其中包括揭示细胞内部的秘密、发现新物理学、确定下一个太阳系探测任务等等。   聚焦极地冰层   如果你...

    时间:01-08
  • 开辟新时代科技创新远大前程

      我们国家从来不会忘记开拓创新者,党和人民总是给予民族脊梁以崇高礼赞。   今天,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党和国家的荣誉殿堂上,少长咸集,群贤辉映。在此,我们向大会的召开和获奖科技人...

    时间:01-08
  • 国家科学技术奖全面实行提名制

      “201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试行提名制后,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评选全面实行提名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有关负责人透露,2018年是《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进入正式实...

    时间:01-08
  • 激励创新 引领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题:激励创新 引领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新华社记者张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事迹广为人知,激励...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