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列国鉴·叙利亚|记者观察:叙利亚冲突频发 和平重建前路艰难

2025-05-20 20:44:3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大马士革5月20日电(记者程帅朋 冀泽 马晓成)去年12月政局剧变后,叙利亚安全局势仍不稳定,袭击频发。治理体系崩溃、经济发展困难、宗派矛盾与外部干预难以摆脱等挑战,让叙利亚的和平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5月3日凌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地区遭到以色列空袭后升起浓烟。新华社发(蒙塞夫·梅马里摄)

多地冲突再起

  叙利亚多地近日频遭袭击。据叙利亚媒体5月18日报道,叙东部代尔祖尔省当天发生一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3名安全人员死亡。5月3日,叙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地区、中部哈马省、南部德拉省等遭到以色列空袭,至少4人受伤。

  这是3月13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拍摄的空袭现场。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斋月期间,叙利亚烽火四起。在西部,新政权安全部队与效忠前政权的武装人员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叙利亚安全部队与黎巴嫩军队短暂交火;在南部德鲁兹人聚居区,安全部队与地方武装人员发生摩擦;在东北部地区,土耳其及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与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力量”冲突持续。与此同时,以军空袭了大马士革、东部巴尔米拉、中部霍姆斯等多个地区。

  3月9日,叙利亚安全部队人员在拉塔基亚省杰卜莱的街道上巡逻。新华社发

  其中,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的暴力冲突尤为激烈,拉塔基亚省和塔尔图斯省的大规模暴力冲突导致逾千人死亡。这两个省份是叙利亚阿拉维派聚居区,是同属这一派别的阿萨德家族发迹地和大本营,大量前政权官员和军人出身于此。

  西部地区冲突爆发后不久,叙利亚新政权与“叙利亚民主力量”领导人签署协议,同意将该组织及其实际控制的叙东北部地区所有民事和军事机构整合到叙利亚国家治理框架内,双方还同意在叙利亚全境实现停火。随后,叙利亚德鲁兹派也与新政权签署了类似的停火协议。然而,外界普遍认为,这些协议能否得到切实履行仍有待观察,叙利亚的和平前景依然充满变数。

公共治理薄弱

  去年12月8日,“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宣布“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该武装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迅速组建新政权,对内动作频频:召开全国对话会议,制定“宪法宣言”;将过渡阶段定为五年,并努力整合“叙利亚民主力量”等地方势力。对外政策方面,新政权积极寻求地区和国际社会支持。

  2月27日,人们在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一处市场采购。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然而,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叙利亚普通人对生活困境和未来局势的担忧并没有明显好转。许多民众对新政权的施政能力缺乏信心,认为前政权的治理体系已几乎瓦解,而新政权的公共治理架构仍处于摸索阶段,其他公共机构也面临类似困境,导致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出现权力真空。

  34岁的大马士革出租车司机马哈茂德·萨拉姆说:“现在大马士革的状况非常混乱,盗抢事件频发,车辆至今无法正常登记,驾照也难以办理。”

  57岁的退休政府工作人员阿蒂夫·侯赛因则忧心忡忡地表示,解散军队和警察的决定带来了严重后果,“现在人们习惯用武器而不是法律来解决争端”。

  4月30日,安全人员在叙利亚大马士革西南郊区阿什拉菲耶·萨赫纳亚区街头守卫。新华社发

  更令人担忧的则是经济困境。在大马士革,许多人为了领取微薄的月薪,不得不在时常瘫痪的自动取款机前排队数小时;银行因流动性短缺,开始严格限制取款额度;汇率如过山车般剧烈波动,市场物价也随之忽高忽低。

  联合国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叙国内生产总值累计损失约8000亿美元,九成人口生活在贫困中。2018年至2024年,叙利亚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3%,按此趋势计算,需要55年才能恢复至内战爆发前的水平。

各方角力不休

  叙利亚政局剧变以来,外部势力的影响依然凸显:土耳其支持新政权且在叙利亚境内驻军;以色列要求叙南部三省“彻底非军事化”并大力拉拢德鲁兹人;今年斋月以来,以色列对叙利亚军事设施的空袭显著升级;约旦采取行动控制约叙边境;俄罗斯在叙利亚继续保留驻军;美国此前一直和欧洲盟友在叙利亚东北部驻军,并支持“叙利亚民主力量”。

  这是2024年12月10日拍摄的叙利亚大马士革街头。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

  3月中旬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第九次叙利亚问题会议上,叙外交部门负责人阿萨德·哈桑·希巴尼应邀出席。欧盟方面在会上明确表示,坚定支持叙利亚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强调包容性国家机构在叙未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欧盟还承诺向叙利亚提供25亿欧元(约合27亿美元)援助,并暂停部分制裁措施,以加强对叙重建和政治过渡的支持。欧盟与叙利亚新政权在联合声明中表示,防止“伊斯兰国”等极端或恐怖势力在叙利亚卷土重来至关重要。

  3月25日,在叙利亚德拉省西部,民众躲避袭击逃离家园。新华社发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认为,反恐、建立包容性政府是国际社会对叙利亚新政权的普遍期待,也是叙利亚能否真正被国际社会接纳的关键。目前,中东和欧洲国家与叙利亚的接触仍限于有限范围。沙拉领导的新政权当前受到内部保守和极端势力掣肘,在组建一个能被国际社会接受的包容性政府方面仍面临重重困难。

  • 相关阅读
  • 记者手记|阿曼博物馆的中国瓷器——丝路上的时光印记

      新华社马斯喀特5月20日电 记者手记|阿曼博物馆的中国瓷器——丝路上的时光印记  新华社记者汪强  阿曼国家博物馆二层,柔和灯光下,数十件来自中国的瓷器陈列在一个特别展柜中。瓷器釉色温润、纹饰精美,东方韵味...

    时间:05-20
  • 权威访谈丨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就《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答记者问

      新华社日内瓦/北京5月20日电 题: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就《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王娅楠 顾天成 马汝轩  当地时间5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78届世界卫...

    时间:05-20
  • 英法加领导人对以色列扩大加沙军事行动“感到震惊”

      新华社伦敦5月20日电(记者郑博非 金晶)英国首相斯塔默20日在英国议会演讲时表示,英国、法国和加拿大领导人对以色列近期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感到震惊”。  斯塔默在演讲中重申,英、法、加三国领导人呼吁立...

    时间:05-20
  • 新华社消息|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大流行协定》

      编导:徐宁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5-20
  • 日本和歌山县警方向旅日大熊猫颁发“感谢状”

      新华社东京5月20日电(记者李子越 陈泽安)日本和歌山县警察本部20日向中国旅日大熊猫“彩浜”和“枫浜”颁发“感谢状”,感谢它们多年来为当地交通安全宣传作出的贡献。  和歌山县警方于2019年设...

    时间:05-20
  • 记者手记丨初探“黑色巴黎”

      新华社巴黎5月19日电 记者手记丨初探“黑色巴黎”  新华社记者乔本孝  “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国际博物馆日...

    时间:05-20
  • 投票支持特朗普的这名企业主,把特朗普告上法庭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经营的一家小公司依靠与中国制造商的合作取得发展,如今却遭美国政府关税“大棒”的重击。于是,这名曾经投票支持特朗普的企业主,把特朗普告上了法庭。  “我不能再沉默了。...

    时间:05-20
  • “机遇中国·知音湖北”荆风楚韵民乐会在巴黎举行

      新华社巴黎5月20日电(记者王松宇)“机遇中国·知音湖北”荆风楚韵民乐会暨“中国心 端午情”文化交流活动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  活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湖北文...

    时间:05-20
  • 中蒙俄边境行:边境文旅发展的新魅力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20日电(记者贺书琛)在中蒙口岸城市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不时能看到来自蒙古国的车辆在街头穿梭,商贸市场里也时常能看到采买商品的蒙古国游客,一些商家还针对性推出特色商品和优惠活动,吸引蒙古国游客流...

    时间:05-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