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都是7分钟!卢浮宫大劫案的盗贼莫不是看过这部电视剧?

2025-10-23 14:57:55

来源:成都商报

  都是7分钟!

  卢浮宫大劫案的盗贼 莫不是看过这部电视剧?

  10月19日上午,巴黎的卢浮宫上演了一出让人目瞪口呆的“惊天魔盗团”事件:一伙伪装成施工人员的蒙面劫匪,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装置,从外墙潜入卢浮宫阿波罗画廊,盗走拿破仑时期多件“无法估量历史价值”的皇室珠宝。

  据外媒爆出的作案画面显示,嫌疑人戴黑色头套,身穿建筑工服装,手持角磨机(一说切割机),“堂而皇之”地破坏展柜,抢走藏品,前后用时仅7分钟。当时,有卢浮宫员工发现并报警,还遭受贼匪威胁。

  犯罪分子逃离后,其中一件珠宝在馆外找到,据悉为欧也妮皇后王冠,镶嵌着上千颗钻石和宝石,找到时已受损。

  很多网友感慨,电影里看盗贼进博物馆窃宝,要破解各种机关,一步都不能出错,怎么真实世界的盗贼如此简单粗暴?

  而且,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安防水平就这?

  “你们有7分钟时间逃走”

  其实,卢浮宫从来就不是固若金汤。法国人自己就曾“自黑”过那里的安保系统。

  2021年,法国导演卢德维克·伯尔纳和路易斯·莱特里尔,执导了一部悬疑犯罪剧集《亚森·罗宾》,该剧第一季讲述的就是卢浮宫王后珍宝项链被盗。

  主角阿桑是怎么完成这项任务的呢?首先,他凭借花言巧语和撒谎技术,骗得主管信任,成为卢浮宫清洁工。

  工作时,他与德拉克罗瓦名画《自由引导人民》擦肩而过,背对意大利名画《加纳的婚礼》,抬眼便与《蒙娜丽莎》相视一笑。直到他被一条镶嵌有太多钻石的项链吸引。

  这条项链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送给王后的。后来辗转流入拿破仑之手,被他转赠皇后约瑟芬。之后又环游欧洲,最后流入某豪门望族。阿桑决定在这条价值连城的项链拍卖之际,盗走它。

  他故意向三个混混借高利贷,到期不还,并提出盗宝,诱惑他们加入,结成团伙,并给出一个极有可能成功的逻辑:像他们这种不起眼的清洁工,总会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视若无物。

  四人团伙中,阿桑是博物馆内部人,情报提供者;三个混混分别是审时度势的领导者大哥,浑身肌肉的勇猛壮汉二哥,以及爱鼓捣电子设备、驾驶汽车的三弟。

  拍卖当天,他们兵分两路,阿桑假装富商,去竞拍项链,吸引全场目光。同时,三个混混假扮清洁工混入内部,展开行动。

  他们进入全馆唯一无监控的地方——清洁工更衣室后,故意制造声响,吸引两名保安过来查看情况,趁机打倒他们。大哥二哥换上保安衣服,三弟则去监控室,击昏成天懈怠、偷懒的工作人员,关闭全场监控。

  盗宝之前,阿桑就说,关闭监控后2分钟触发警报,警察接到消息后2分钟开始行动,3分钟赶到卢浮宫,算下来,“你们有7分钟时间逃走”。19日卢浮宫大盗窃宝及逃走的时间,正是7分钟!

  不知道是现实参考了影视剧,还是影视剧过于逼真而“指导”了现实。

  进入7分钟倒计时,三弟撤到卢浮宫外,进入提前准备的车里,等候大哥二哥。与此同时,阿桑强势开出6000万欧元天价,秒杀一切富商,拍下女王项链。后台准备付款时,他要求看一眼项链,拍卖员输入密码,打开保险柜,取出项链,而一旁佯装成保安的大哥二哥当即反水,扑上来暴力夺走项链,从阿桑提前探好的员工通道,跑到馆外,与三弟会合,乘车离开。

  此时,刚好7分钟。

  当然,后续其实是阿桑骗了所有人。他早就制造出赝品。在大哥二哥抢项链之际,偷偷换走真项链,并丢到垃圾桶。当三个混混被警察抓捕,阿桑继续以清洁工身份处理垃圾。

  “进入是清洁工,出来是百万富翁。”阿桑盗宝计划成功。

  卢浮宫实景还曾拍摄盗宝片

  除了《亚森·罗宾》,还有一些电影、电视虚构过卢浮宫盗宝或失窃案。

  法国导演让-保尔·萨罗米执导、苏菲·玛索主演的2001年电影《卢浮魅影》,是一部盗宝奇幻片。女主住在卢浮宫对面的老楼,无意中打通地下通道,夜入卢浮宫后,被木乃伊鬼魂附身,要她盗窃古埃及文物。

  据悉,这是首部获准在卢浮宫实拍的影片。

  《巴黎谜案》系列剧集中的《卢浮宫谜案》也曾拍过神秘大盗,利用欧也妮皇后珠宝展的机会潜入卢浮宫盗窃。

  其实不止于卢浮宫,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盗宝案件,每隔几年便会涌出一桩。

  2008年,一个盗窃团伙,闯入瑞士苏黎世的“比勒基金会”博物馆,盗走了四幅分别出自梵高、塞尚、德加和莫奈的天价油画;2010年,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五幅名画被盗,包括毕加索的《鸽子与豌豆》、马蒂斯的《田园曲》等;2012年,荷兰鹿特丹“康索现代艺术中心”的7幅名画被一个团伙窃走。诸多博物馆因其稀世珍藏而名扬世界,而名利正是一面照妖镜,让那些不惜冒险犯罪的贪婪丑相逐一显形。

  回顾博物馆被盗史,最有名的,甚至称得上“盗窃鼻祖”的,还是出自卢浮宫与它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1911年8月,曾在卢浮宫工作,切割裱画玻璃的意大利工匠文森佐·佩鲁贾,利用自己对卢浮宫的了解,趁人不备,解除《蒙娜丽莎》的玻璃罩,将画作取下,藏入工作服内,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出去。

  著名艺术家毕加索和诗人阿波利奈尔都曾被怀疑是窃贼或幕后主使。而真正的窃贼,逃过警察询问后,将画作藏于自己的公寓,两年之久,他想要脱手,联系佛罗伦萨的画廊老板。老板当即通知警方。于是佩鲁贾被捕,失窃的《蒙娜丽莎》被寻回。

  有趣的是佩鲁贾的辩护词,他称,《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名作,所以他的行径不是偷,而是拿回属于他们意大利人自己的东西。一度有意大利人称他为“国家英雄”。后来,他服刑数月出狱。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还“致敬”了《蒙娜丽莎》被盗事件,它让《神偷奶爸》里的小黄人偷走《蒙娜丽莎》,最后又使之漂浮于塞纳河上。

  挑战或是破坏的极致心理

  博物馆,尤其是卢浮宫这种世界级的,随便一幅画作、一个雕塑、一件珠宝就价值连城的博物馆,在里面遑论偷盗,哪怕吐个痰、泼个油漆,都是特大新闻。

  起一次歹心,犯一次罪,即使抢来拿破仑时期的华贵珍宝,即使它们的价值高达千万欧元,你怎么逃过缉捕,躲过监控,进行销赃?一个风险、代价、惩罚措施无限大的犯罪行径,为什么总有所谓的大盗前仆后继?

  最直接的原因,大概还是钱。

  譬如法剧《亚森·罗宾》里的三个混混,当得知女王项链起拍价是两千万欧元,他们心动了。

  宁浩喜剧《疯狂的石头》逻辑与之相似,天价翡翠引来国际大盗和本地窃贼的明争暗夺。

  张国荣、周润发主演的《纵横四海》远赴法国某富豪城堡,窃取名画,本能的动机还是钱。

  哪怕是偷《蒙娜丽莎》的佩鲁贾,两年后想要销赃,直接喊出了高价。当财富带来的巨大诱惑,远胜于对冒险和惩罚的恐惧时,这帮贼人可能就上路了。

  但人的动机往往是复杂多维的,并不呈现数学的清晰。也许去博物馆盗宝的犯罪行为中,还包含了一种挑战或是破坏的极致心理。

  他们想挑战什么?

  或许是看守人类文明文化结晶的安保系统,或许是世人对一个美好的智慧的集合体的维护,或是一个在所有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此彰显自己的智商与能力。哪怕输了,也可能会像佩鲁贾一样,成为《蒙娜丽莎》传奇故事中的一个配角而永载史册。

  有时,挑战带来的诱惑,比财富更大。西方奇幻小说构思的巨龙,总是看守着黄金。那些骑士、武士、好汉、盗贼们,哪怕是付出死的代价,也要勇闯龙穴,除了渴望财富,更是将之视为对自己勇气与名声的一次试炼。

  正如《亚森·罗宾》的主角阿桑,他入卢浮宫窃宝的真正原因,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片中的王后项链,与他父亲多年前被诬陷以致惨死的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盗宝是寻找真相,为父复仇。

  又如《纵横四海》里的张国荣、周润发,他们偷画是为了钱,但也饱含了一种心绪——这幅名画可以还盗贼老大,也是他们的养父的养育之恩。

  至于19日卢浮宫大盗的动机是什么,等到法国警察抓获他们,自会真相大白。但无论什么动机,犯罪的既定事实不可更改,也必将受罚。

  正如偷《蒙娜丽莎》的佩鲁贾,哪怕举起爱国的旗帜,也不能让他免罪。他仍要入狱服刑。 据红星新文化 李瑞峰

  (成都商报)

  • 相关阅读
  • 民调:日本高市内阁支持率超60% 超过石破及岸田内阁

      中新网10月23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该社进行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日本高市早苗内阁支持率为64.4%,超过成立之初的石破茂内阁和岸田文雄内阁,不支持率为23.2%。当地时间10月21日晚,日本新任首相、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组...

    时间:10-23
  • 美国务卿访问以色列 多方谴责以色列“试图吞并约旦河西岸”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综合消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22日启程访问以色列。以色列议会22日以预备性表决方式,初步通过关于将以色列主权扩张至约旦河西岸等两项法案。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等多方谴责以方做法...

    时间:10-23
  • 第21期中国援圭医疗队将与圭中友好协会携手开展社区公益活动

      中新网圭亚那10月23日电 (李妍雨 彭森)圭中友好协会会长保罗(Paul)、圭亚那NCN电视台台长塞缪尔·苏克南丹(Samuel Sukhnandan)一行日前在圭亚那拜会第21批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并举行座谈,就未来一年的医疗协...

    时间:10-23
  • 国债突破38万亿美元! 美国债务状况因“停摆”雪上加霜

      中新网10月23日电 综合报道,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当地时间22日,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8万亿美元。美媒指出,这一创纪录的数字凸显了美国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的加速累积。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国债不断...

    时间:10-23
  • 潘基文:联合国在全球变局中仍肩负促进和平与发展重要使命

      中新社首尔10月23日电 (刘旭 刘思宁)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近日在首尔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国在全球变局中仍肩负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并高度评价中国在推动多边合作和促进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时间:10-23
  • 朝鲜宣布成功进行重要武器系统试验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平壤消息:朝鲜中央通讯社23日消息称,朝鲜导弹总局22日成功进行重要武器系统试验。  消息称,从平壤市力浦区向东北方向发射的两枚“高超音速飞行体”,打击了咸镜北道渔郎郡柜床峰台地的目标点...

    时间:10-23
  • 美媒称美国允许乌对俄使用远程导弹?特朗普:假新闻

      中新网10月23日电 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美国《华尔街日报》关于“美国批准乌克兰使用西方国家提供的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纵深目标”的相关报道是假新闻,特朗普称,无论这些导弹来...

    时间:10-23
  • 马斯克向NASA局长“开炮”,称其智商“只有两位数”

      中新网10月23日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帖文,将矛头对准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马斯克称达菲“正试图杀死NASA”,并称其智商“只...

    时间:10-23
  • 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增进认知 或助力探索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粒子物理学论文称,分别位于美国、日本的NOvA和T2K中微子实验,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取得对中微子行为的进一步认知,从而增进科学家们对中微子振...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