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网站资料显示,在2006年,“佳艺装饰”被列入“取得安全许可证但已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企业名单”,并被通报要求整改。
现场
群众自发献花吊唁遇难者
昨天是上海“11·15”火灾发生的第六天,数千群众自发从各地赶到事故现场,有序悼念遇难者。
失火大楼前,有很密集的人群,他们有序地按照民警划定的警戒线进入现场,献上自己带来的花束。
昨天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场大多数都是年轻面孔。因为周一到周五大家多在上班,因此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个周末,很多年轻人跟着朋友或与家人一起前来吊唁。现场还有一群年轻人在发放免费花束。他们自费购买花束,来到现场免费派送给前来吊唁的人。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昨日,记者走访了位于胶州路附近的几个安置点,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不少的市民趁着周末探望和慰问遇难者的家属。
昨天一早,刚出院的小伤员亮亮就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静安区中心医院向仍在病房里的爸爸、奶奶问好。现在小亮亮除了有些咳嗽,身体恢复得不错。为了方便孩子上幼儿园,亮亮的妈妈和外婆为她联系了离幼儿园更近的安置点。
记者在临时安置点看到,不少市民借周末的时间特地来看遇难者的亲友。一些遇难者的家属在宾馆里临时设立了灵堂,悼念逝去的亲人。
据安置点工作人员说:“有些是朋友,有些是学生,我们这里住的有的是老师,他们的学生过来看他,还有遇难者家属的朋友过来,拿着鲜花过来祭奠。”
还有一些市民拎着牛奶、水果来看望亲人,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振作起来。记者发现有的市民在几个安置点往返来回,仍在继续寻找失散的亲友。
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大家的基本生活已经可以得到保障。有遇难者家属表示:“希望具体的安排可以早点下来。”
在几个临时安置点,记者还看到受灾群众自发捐款,希望能为遇难的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劫后余生的施先生一家虽然自己家已经被烧得满目疮痍,但他还是将幼儿园原本赠送给女儿的款项全部捐给了静安区红十字会,希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捐款人说:“钱反正可以再挣的,人好就行了。”(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