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看,旅游业虽然是经常要给其他部门让步的弱势产业,但作为南海行政管辖权的一种体现,旅游又是最不引起人注意的柔性宣示主权方式——中国人去自己的岛上玩是最名正言顺的。
再过20天,海航旅业订购的一艘豪华邮轮即将到货。这艘耗资几亿人民币的“太平洋太阳”号邮轮,排水量2.5万吨,有740个房间;船上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大型宴会厅一应俱全——它几乎就是一个漂浮在海上的五星级酒店。
于2007年成立的海航旅业,最初以航空旅游为核心业务。这一次,他们同时购置了两艘邮轮,为多元化扩张的海航找到了新的赚钱方式——西沙旅游。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公里,乘快船去需要七八个小时。
此前,西沙旅游的话题几经反复,先是网络传言海南省一名官员接受媒体采访,称年内开通西沙旅游,随后,国家旅游局及这名官员本人都予以否认。不过在2012年4月24日,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谭力公开表示,“海南今年年内必须开通西沙旅游”。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开放开发西沙旅游,有序发展无居民岛屿旅游”。但直到如今,西沙旅游一直止步不前。
除了国家层面一些复杂原因外,困扰西沙旅游的技术性瓶颈主要有两个:一是面积不够大,陆地总面积只有约10平方公里,无法接待大批游客前往;另一个问题是没有淡水,岛上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完全依赖补给,更无力承担外来游客。
虽然西沙旅游已被提及多年,但过去的思维定式还停留在西沙是否适合岛屿观光、潜水旅游、滨海度假等,然而海洋旅游的形式远不止这些,在不增加西沙额外投入的前提下,邮轮旅游是最易实现的旅游方式。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杨彦锋副研究员就在为海航旅业开展西沙邮轮旅游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他认为,去西沙旅游可以作为东南亚邮轮旅游的一个到访站,“把船开过去围着西沙转一圈,看看珊瑚礁,欣赏一下西沙的美景,这也算是旅游了”。
杨彦锋说,邮轮旅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拜访停靠点,二是船上活动,包括SPA、运动、宴会、娱乐休闲等。旅客坐邮轮前往西沙时,自带补给不给陆地增加负担;不会破坏动植物与自然环境;即便未来修筑停靠码头让游客登岛参观,生活起居还是在邮轮上解决。
在主权有争议的南海水域,邮轮旅游的风险也小。渔船出海打鱼,面对外国武装船只时很容易被扣留。军舰出海巡逻又太过招摇敏感,极易引起外交纷争。邮轮出行则不然,几万吨的排水量相当于轻型航母,不光台风吹不沉它,外国船只也拿它没办法。
传统上看,旅游业虽然是经常要给其他部门让步的弱势产业,但作为南海行政管辖权的一种体现,旅游又是最不引起人注意的柔性宣示主权方式——毕竟,中国人去自己的岛上玩是最名正言顺的。
“维护国家主权摆在第一位”
与欧美国家“祖母都穿着比基尼到海边度假”的悠久历史相比,中国人的海洋旅游经验要匮乏得多。票价动辄一两万起跳的邮轮旅游更是新鲜事。目前,东北亚、台湾海峡和东南亚航线是中国国内最热的邮轮航线。
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6000多个岛屿,但极其缺乏优质水质。从北方的水域来看,秦皇岛以北的狭小区域,全年只有五六个月适宜旅游,其他时间温度太低。黄海、渤海,以及广东附近的水质又不理想,海南省周边的海水质量虽高,但几乎被开发殆尽。
急剧增长的中国旅游需要更多的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空间和形式都急需开拓,西沙群岛能够提供独特的岛屿观光、海钓、潜水、观看野生动物等多种旅游体验,蕴含巨大潜力,未来中国人旅游的航程或将遍布南海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