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当600花”、“全场低至8.5折”、“买满元立减60”,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西安多家商场上演了节日的购物疯狂。服装买多少送多少、建材家居买多少减多少、化妆品买就送赠品、家电买就送大礼包……面对力度如此之大的促销诱惑,您还能管得住自己的钱包吗?消费者参加促销活动真的划算吗?
消费故事
过节商家疯狂促销打折活动眼花缭乱
“我是看到广告才来的,听说一个牌子的服装元旦期间打8折,这可不多见。1000多元的风衣只需要800多元,还是很实惠啊。”元旦期间在一家商场购物的西安市民陈女士说,她提前想好要买的东西列出清单,专等商家搞活动时再出手。
实际上,就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西安多家商场刚刚上演了节日的购物疯狂。据西安一零售业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西安的市场上,除了直接的折扣外,比较多见的是所谓的“满减活动”或者是“买当花活动”,前者比如满“200减100”等,后者也有“200当做400花”等。或许正是这样的促销,刺激了购物活动。
“节假日销售最注重的就是客流量。只要打折、做活动就有人来,有客流就有销量,销售额肯定增加。”在西安长期从事某品牌化妆品销售的销售督导彭华介绍,元旦期间他们公司销量增加了20%左右。不过,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节假日打折促销也是分行业的,如快餐店节假日就不会放出超值套餐,因为节假日客流更大,不需要打折促销就能保证足够的销量,而药店节假日促销会围绕中青年这样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而像机票等往往趁势涨价。
细算笔账
看似5折的促销活动
有时只是6.2折
一些商场的促销看起来似乎很诱人,但到底有多优惠呢?
我们来算笔账吧。在买送活动中,折扣等于最终付款除以商品价格。先看“满200减100”,很多人往往以为就是打5折,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张女士买了一件790元的衣服,按照200元减100元的促销办法,她可以获得3×100=300元的减免,共需支付790-300=490元,相当于打6.2折。
再看所谓“买当花活动”,比如某商场的“200当做400花”,看上去也是5折,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以一件原价1190元的衣服来计算,其中的800元消费者只需支付400元,另外390元需要另外付费,其折扣为(400+390)/1190≈0.66,也就是说相当于6.6折。
当然,以上的计算只是为了方便,在假设的最低条件下,即一件商品一次购买的情况,现实中,人们并不会这样付费,往往选择尽可能凑够优惠条件的多件商品或者多次购买。比如,前述1190元的衣服,在“200当做400花”的情况下,消费者完全可以支付600元当做1200元,这样不但低于前述的790元的支付,还有10元的余额可继续消费。
此前,曾颇为赚眼球的“满200送200”活动也是如此。一些卖场内大部分商品价格往往超过200元或者少于200元。如果看中的商品售价168元,则需另外选购32元的商品凑满才能享受折扣;如果商品298元,其中只有200元能享受折扣。如果以消费298元获得一张200元购物券来计算,就算不限定使用时间,共购买498元的商品,实际折扣为298/(298+200)≈0.6,也就是6折。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商家而言,一次“买当花”活动,毛利润也仅为3%~4%,从长远趋势看,这些促销措施会逐步退出,最终商业竞争还是会回到服务的层面。